SpaceX 能在 2018 年將人類送上月球嗎?

這傢俬營發射公司必須克服多個障礙,才能按其激進的時間表完成雄心勃勃的登月任務

圖中描繪的 SpaceX 的獵鷹重型火箭和龍 2 飛船最早可能在 2018 年將人類送往繞月飛行。

專家表示,SpaceX 要想按其雄心勃勃的登月任務時間表實現目標,還需要很多事情進展順利。

週一(2 月 27 日),SpaceX 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宣佈,該公司計劃在 2018 年底之前,將兩位付費客戶送上為期一週的 繞月旅行

宇航員早在 1968 年就首次看到了月球背面,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前太空梭專案經理韋恩·黑爾表示,這項成就的久遠歷史不應讓人誤以為 SpaceX 提出的任務會很容易。[SpaceX 登月 - 2018 年一個崇高的目標?(影片)]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即使以今天的技術來看,這仍然是一項極其困難、極其危險的任務,絕對是這樣——我不在乎你是誰,”黑爾說道。他於 2010 年從 NASA 退休,目前在科羅拉多州的工程公司 Special Aerospace Services 擔任載人航天主管。

黑爾表示,SpaceX 最終可能會完成載人繞月飛行,但他對該任務明年能否實現表示懷疑。

“我認為他們的時間表過於激進,令人難以置信,”他告訴 Space.com。

“我祝願他們好運,我當然希望他們成功,”黑爾補充道。“但作為一名納稅人,我很高興沒有納稅人的錢投入到這件事中。”

SpaceX 將在其登月任務中使用 龍 V2 載人飛船 和獵鷹重型火箭。但獵鷹重型火箭尚未發射——其首次飛行目前計劃在今年夏季的某個時候進行——龍 V2 也仍在開發中。事實上,黑爾指出,SpaceX 迄今為止尚未發射任何型別的載人任務。

根據與 NASA 達成的數十億美元合同,SpaceX 正在準備龍 V2,以便 將宇航員運送到國際空間站 (ISS)並從那裡運回。馬斯克週一在與記者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如果目前的計劃保持不變,首次載人國際空間站飛行將在 2018 年年中進行。(這些國際空間站任務將使用 SpaceX 的獵鷹 9 火箭,而不是獵鷹重型火箭。)

“如果他們已經在龍 V2 飛船上展示了載人航天飛行,並且如果他們已經按照 NASA 為美國宇航員往返國際空間站的運輸制定的安全標準獲得了 NASA 的批准,那麼我對他們的計劃會更加樂觀,”黑爾說。“但到目前為止,這兩件事他們都沒有做到。”

黑爾說,基本型運往國際空間站的龍 V2 也必須進行修改才能用於登月任務。他指出,繞月飛行的飛船需要比僅往返近地軌道的飛船更強大的通訊系統和更強大的隔熱罩。(在週一的電話會議上,馬斯克表示,繞月飛行確實需要進行通訊方面的修改,但他補充說,基本型龍 V2 的隔熱罩“設計得非常富餘”,可以應對登月任務更高速度的再入大氣層。)[SpaceX 的載人龍飛船圖片集]

前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的太空政策顧問菲爾·拉爾森表示,及時讓龍 V2 和 獵鷹重型火箭 啟動並執行,以便在 2018 年進行登月任務發射確實具有挑戰性。拉爾森曾在 SpaceX 工作,目前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工程學院工作。但他強調,“具有挑戰性”與“不可能”相去甚遠。

“我認為埃隆之前已經確認,他不會提出技術上不可行的日期,”拉爾森告訴 Space.com。

他補充說,即使稍微延遲一點也不會是世界末日。

“即使 2018 年的任務目標最終變成 2019 年的任務,那仍然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拉爾森說。“這不像幾個月的差異會大大改變這項任務的重要性。”

拉爾森補充說,馬斯克傾向於設定雄心勃勃的時間表。SpaceX 並不總是能按時完成這些時間表,但該公司有完成以前從未完成的事情的記錄。例如,在 2010 年,SpaceX 成為第一個將航天器(一艘機器人龍貨運飛船)發射到地球軌道並將其完整帶回地面的私營實體。(此後,該公司已多次使用貨運龍飛船完成這項任務,貨運龍飛船定期為 NASA 執行無人補給任務,訪問國際空間站。)

作為該公司開發可重複使用火箭的努力的一部分,SpaceX 已經在軌道任務中八次成功著陸了二級獵鷹 9 號火箭的第一級。沒有人做到過哪怕一次。(亞馬遜公司執行長傑夫·貝佐斯運營的藍色起源公司已經完成了五次火箭著陸,但所有這些都發生在亞軌道測試飛行中。)

完全且快速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是 SpaceX 火星殖民願景 的關鍵組成部分——這是馬斯克最宏偉的抱負,也是他在 2002 年創立 SpaceX 的公開理由。拉爾森說,繞月飛行任務可能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步驟,可以為該公司提供重要的深空經驗。

“對於一家希望幫助引領前往紅色星球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完全合乎邏輯的技術步驟,”他說。

版權所有 2017 年 SPACE.com,Purch 公司旗下。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Mike Wall has been writing for Space.com since 2010. His book about the search for alien life, “Out There,” was published on Nov. 13, 2018. Before becoming a science writer, Michael worked as a herpetologist and wildlife biologist. He has a Ph.D.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and a graduate certificate in science writin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More by Mike Wall

SPACE.com is the premier source of spac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astronomy news, chronicling (and celebrating) humanity's ongoing expansion across the final frontier.

More by SPAC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