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太平洋大地震會引發西海岸地震嗎?

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太平洋海底發生了一系列大地震。美國西海岸會是下一個嗎?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過去的15個月裡,太平洋海底發生了幾次破壞性地震。2010年2月,智利中部發生了8.8級地震;去年9月,紐西蘭基督城發生了7級地震,導致今年2月發生了6.3級餘震。3月11日襲擊日本的9級大地震是過去110年來的第五大地震。

有些人可能會懷疑這些地震是否有關聯。一種觀點認為,日本發生的大地震可能會重新分配地殼中的應力,從而在隨後的幾個月或幾年內引發另一次地震——甚至可能發生在遙遠的美國西海岸。但是,發生在數千公里之外的大型地震事件的明顯聚集可能只是巧合。日本和智利的特大地震僅相隔13個月發生,這是一個統計上的偶然事件,是兩個獨立事件的偶然排列。“在很遠的距離上,應力傳遞引發大地震的可能性很低,如果不是不存在的話,”俄勒岡州立大學科瓦利斯分校的海洋地質學家克里斯·戈爾德芬格說。

即使最近的日本地震沒有提高美國西海岸的地震風險,但這並不意味著那裡的居民可以放鬆警惕。衡量東北太平洋地震風險的最佳指標是該地區的地震歷史。雖然用於記錄地震的科學儀器存在的時間剛剛超過一個世紀,但大地震之間的間隔要長得多。因此,科學家們轉向地質記錄,透過對沖上內陸的海嘯碎片或海底峽谷底部的海底滑坡分層殘餘物中的有機物進行碳年代測定,來確定古代地震的復發間隔。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當今世界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東北太平洋最危險的地帶位於喀斯喀特俯衝帶(CSZ),這是一個與海岸線平行且對維多利亞、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俄勒岡州波特蘭和加利福尼亞州尤里卡等城市構成地震威脅的構造介面。在該俯衝帶,微小的胡安·德·富卡板塊每年以30到40毫米的速度向東滑動到巨大的北美板塊之下——這是一個除了少數例外,似乎已經鎖定了幾個世紀的介面。“這個俯衝帶就像角落裡的大象一樣顯眼,”戈爾德芬格說。“它安靜地坐了幾百年,然後一下子爆發。”

上一次襲擊該地區的特大地震,估計為9級或以上,發生在1700年1月26日晚上。根據戈爾德芬格及其同事即將發表在美國地質調查局報告中的新分析,那次地震只是過去10000年中襲擊該地區的19次地震之一。在同一時期,至少還發生了20次震級在8到9級之間的地震。

最大的問題是,下一次“大地震”何時會發生?“它會發生的,”戈爾德芬格說。“這只是縮小時間範圍的問題。”

該團隊的新資料顯示,CSZ的北部,從溫哥華島中部延伸到華盛頓州與俄勒岡州邊界,在未來50年內發生8級或以上地震的可能性為10%到15%。但是該區域的南部,從同一邊界延伸到加利福尼亞州的門多西諾角,風險更高,在同一時間段內發生相同級別地震的可能性高達37%。

儘管大多數人可能認為南加州是美國地震最頻繁的地區,但戈爾德芬格說,CSZ可以說是美國最大的地震隱患。“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能讓公眾意識到這一點,”他指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