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專家認為童年逆境不利於認知發展:例如,在壓力環境下長大的人在記憶和智商測試中往往得分較低。他們在衝動抑制測試中的表現也更差,而衝動抑制能力預示著日後生活的成功和能力。
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不可靠的環境如何影響認知,其圖景並非完全是損害。心理學家奇拉格·米塔爾 (Chiraag Mittal) 和他在明尼蘇達大學的同事想知道是否可能存在益處,因此進行了一系列實驗,測量了抑制能力和任務切換能力。
在抑制測試中,103 名成年參與者必須努力忽略螢幕一側的閃光,以便識別箭頭在另一側短暫閃爍時所指的方向。切換測試包括根據螢幕上不斷變化的文字指示,按形狀或顏色對彩色形狀進行分類。擅長切換意味著一個人能夠讓自己的反應受情況而非內在目標引導。這是認知靈活性的一個方面,而認知靈活性被認為創造力等能力的基礎。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有關當今世界重大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研究人員從“嚴苛程度”(使用有關社會經濟地位的問題)和“不可預測性”(使用對諸如“人們經常隨意地進出我家”等陳述的同意程度)兩個方面評估了參與者的童年經歷。他們還納入了一種條件,即透過閱讀一篇令人不安的新聞報道來提示受試者感受不確定性,這是一種成熟的實驗室技術。
結果表明,當參與者感到不確定時,那些經歷過不可預測但並非嚴苛童年的人,在抑制能力方面比童年並非不可預測的人表現更差,但在切換能力方面表現更好。這一發現是有道理的:抑制能力對於追求長期目標非常重要,因此在穩定的環境中最為有用,而快速在不同需求之間切換的能力可能在多變的環境中最有用。這意味著在逆境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並沒有受到損害,而更多的是被塑造。“這是首批表明早期不可預測性以適應性而非損害性的方式塑造人們認知的研究之一,”米塔爾說。
羅切斯特大學的認知科學家塞萊斯特·基德 (Celeste Kidd) 也研究兒童的認知發展,她提醒說,我們對這裡起作用的機制還有很多不瞭解的地方。她說,作為一項新發現,這項研究需要重複驗證,但她對這種方法充滿熱情。“人們通常不會從適應性過程的角度來考慮這些事情,”基德說。“這表明,在不穩定的環境中,某些能力比在穩定的環境中更能得到發展;這非常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