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費多年時間反駁手機使用會導致腦腫瘤的說法後,行業代表可能會收到一些令人欣慰的訊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手機輻射實際上可能具有有益的生物學效應——每天兩小時的暴露可以預防小鼠的阿爾茨海默病。
南佛羅里達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在基因上易患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伴隨的記憶問題的小鼠。基於之前的研究,研究人員假設手機輻射會加速疾病的進展,因為其他型別的輻射會導致自由基損傷。該團隊使用天線將一些小鼠暴露於近似於每天兩小時手機使用的電磁波中。令科學家驚訝的是,接受手機輻射劑量的小鼠在衰老過程中並沒有像未接受輻射的同類那樣遭受記憶障礙。暴露於手機波的小鼠在花費時間在不同的迷宮後,仍然保留了它們年輕時在曾經熟悉的迷宮中導航的能力。
研究人員假設輻射阻止了澱粉樣斑塊的積聚,澱粉樣斑塊是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中發現的粘性蛋白質聚集物。他們認為他們的工作最終可能導致一種可以阻止疾病程序的治療方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當然,小鼠研究是初步的:許多在齧齒動物身上看起來很有希望的治療途徑在人類身上都未能奏效。但這份新論文對手機行業聲稱其產品的排放過於微弱而不會產生任何生物學影響的說法提出了質疑。儘管與腦腫瘤的聯絡仍無定論,但這項新工作表明,手機可能確實在影響我們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