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級薄錫能否改變電子學?

這種名為錫烯的材料,理論上可以模擬室溫超導體的特性

三十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開發室溫超導體——即在沒有笨重、耗能的超冷卻的情況下,能夠以零電阻導電的材料。現在,研究人員預測,一種名為錫烯的新材料,由一層原子厚的錫組成,其作用可能很像室溫超導體,從而帶來更快、更高效的微晶片。

錫烯是一種拓撲絕緣體,是一種過去十年引起研究人員興趣的新型材料。雖然這種材料的內部是電絕緣體,但外部邊緣和表面卻具有導電性。如果運用得當,拓撲絕緣體的這種奇特特性可以使電子無電阻地流動。

要理解這一點,需要解釋一下電子在拓撲絕緣體中的移動方式。像帶有南北極的微型旋轉條形磁鐵一樣,電子在材料中移動時會發生自旋。當電子在拓撲絕緣體的表面和邊緣移動時,它們的自旋方向會與流動方向對齊。這種效應——被稱為量子自旋霍爾態——的一個結果是,流動的電子不容易反轉方向。即使它們撞到材料內部的雜質,也是如此——在普通導體中,這種事件會導致電子向後散射並耗散能量。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


當電子沿著三維拓撲絕緣體的表面移動時,它們通常不會向後彈,但它們仍然可以互相側向推擠,從而浪費能量。但在二維拓撲絕緣體中——即只有一層原子厚的表面——流動的電子會被限制在單條通道中,從而消除所有干擾。最近的實驗證實,電子可以以 100% 的效率沿著平面拓撲絕緣體的邊緣快速移動。

在過去的十年中,研究人員已經用富含電子的重元素(包括汞、鉍、銻、碲和硒)的化合物製成了拓撲絕緣體。它們中沒有一種能在室溫下完美導電。然後,斯坦福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張首晟及其同事決定研究錫,這是一種同樣富含電子的重元素。該團隊的計算表明,單原子層的錫是拓撲絕緣體,電子可以在室溫及以上溫度下完美流動。

在單層錫原子(灰色)中新增氟原子(黃色)應該可以使預測的新材料錫烯在其邊緣(藍色和紅色箭頭)在高達 100 攝氏度的溫度下完美導電。這種錫烯-氟組合的第一個應用可能是在連線微處理器多個部分的佈線中,使電子的流動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車一樣輕鬆。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的徐勇/Greg Stewart/SLAC 提供

“它能在如此高的溫度下工作,這令人驚訝,”張首晟說。“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無耗散的電力傳輸,但通常我們發現的系統只能在極端條件下工作,要麼是非常低的溫度,要麼是非常強的磁場。”科學家們在 9 月 27 日的《物理評論快報》雜誌上線上詳細介紹了他們的發現。

“這項工作的好處在於,他們展示了你可以擁有一種單元素材料,它是一種拓撲絕緣體,”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物理學家王康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這使得一切都變得簡單得多。”

儘管錫烯和超導體都可以像完美的導體一樣導電,但張首晟強調,錫烯不是超導體。雖然錫烯的邊緣充當電子的高速公路,但當電子在錫烯和普通導體之間移動時,仍然會遇到“接觸電阻”。相比之下,在超導體中,電子以成對形式移動,這種現象可以消除接觸電阻。換句話說,當一個普通導體與超導體接觸時,它實際上就像一個超導體。

張首晟說,錫烯和相關材料可以用於連線微晶片的許多部分的佈線,從而提高其速度並降低其功耗。“我希望錫烯可以取代矽,”張首晟說。“錫便宜、豐富、穩定且環保。”

王康解釋說,自 2005 年以來,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單元 (CPU) 的速度一直被限制在約 3 千兆赫,這是因為電子裝置中能量耗散的方式。如果它們執行得更快,熱量將使裝置不堪重負。“最大限度地減少能量耗散可以改善所有電子裝置,”王康說。

張首晟說,未來的研究人員可以調整錫烯以提高其效能。例如,新增氟原子可以使錫烯在高於 100 攝氏度的溫度下讓電子輕鬆流動。

這些發現仍需要實驗證實,並且錫烯原子級的薄而脆弱的層可能難以製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拓撲絕緣體領域,迄今為止的每一個理論預測都已實現,”張首晟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