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治療可能有一天會包括特殊飲食限制: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必需氨基酸在血幹細胞的生成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家們表示,這一發現可能帶來化療和放療的潛在替代方案。
纈氨酸是 10 種必需氨基酸之一,必需氨基酸是生命的關鍵蛋白質構建塊,但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因此,它必須透過飲食獲取,並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找到,如肉類、乳製品和豆類。纈氨酸參與新陳代謝和組織修復,現在看來它也是血幹細胞形成的關鍵。正如科學雜誌報道的那樣,東京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在沒有纈氨酸的培養皿中培養時,人類血幹細胞無法增殖。剝奪小鼠纈氨酸兩到四周後,小鼠也停止製造新的紅細胞和白細胞。
基於這些結果,資深作者中內啟光和他的同事認為,在骨髓移植前剝奪血癌患者的飲食纈氨酸可能會使他們免於化療或放療的必要性——化療和放療都會破壞致癌血幹細胞,為移植的幹細胞騰出空間,但會帶來健康風險。在一個後續實驗中,中內啟光和他的同事在限制纈氨酸的小鼠身上測試了這個想法,併成功地進行了骨髓移植,而無需放療或化療。但一半的小鼠在為期四周的試驗結束後不久死於缺乏纈氨酸。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中內啟光表示,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來確定人們可以耐受無纈氨酸飲食(這很可能透過靜脈注射供應)多長時間。但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幹細胞生物學家林恆禮(未參與這項工作)表示,如果這種剝奪療法對人類有效,它可能會為某些患者(如孕婦或血細胞計數低的人)開闢骨髓移植的可能性,這些人通常不被認為是化療或放療的候選人。但他懷疑,這種方法需要與其他療法或小劑量化療和放療相結合才能有效。
中內啟光說,從某些白血病患者的飲食中去除纈氨酸也可能潛在地消除導致他們癌症的細胞:“如果可以使用如此簡單且相對危害較小的療法來治療白血病,那將是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