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射線望遠鏡飛向高空

新探測器通過了涉及直升機、氣球和雷射的測試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宇宙射線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從四面八方轟擊地球。這些帶電粒子是宇宙輻射中能量最高的部分——然而沒有人知道它們來自哪裡。

天體物理學家推測,高能宇宙射線可能來自遙遠星系中的超大質量黑洞,或者可能來自宇宙大爆炸後衰變的粒子。

無論它們的起源是什麼,這些射線大約每世紀每平方公里撞擊地球大氣層一次。撞擊產生數十億次級、低能量粒子的空氣簇射,這些粒子反過來激發大氣中的氮分子。相互作用產生紫外熒光,照亮空氣簇射的路徑。科學家們正試圖利用這些路徑來測量宇宙射線的方向和能量,並將它們的軌跡重建回數百萬光年外的太空,以查明它們的來源。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觀測到這些極端事件非常罕見。只有當宇宙射線碰撞直接發生在探測器上方時,地面天文臺才能觀測到。位於阿根廷的皮埃爾·奧傑天文臺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宇宙射線探測器,覆蓋面積大致相當於羅德島州,每年記錄約 20 次極端能量粒子簇射。

為了提高觀測到射線的機率,來自 15 個國家的科學家團隊十多年前齊聚一堂,為國際空間站(ISS)設計了一架宇宙射線望遠鏡。在日本實驗艙上,極端宇宙空間天文臺(JEM-EUSO)將使用指向地球的廣角高速攝像機記錄紫外線輻射。憑藉如此大的觀測面積,該相機將看到更多的空氣簇射。該團隊最初希望在 2006 年發射 EUSO。但地球上的麻煩——先是 2003 年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災難,然後是 2011 年的福島核洩漏事故,以及現在的烏克蘭動盪——已將其部署推遲到至少 2018 年。

然而,科學仍在不斷前進。今年 8 月,該團隊發射了一個望遠鏡原型,透過氦氣球將其送入 38 公里高的平流層。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裡,研究人員乘坐直升機在下方跟隨,向望遠鏡的視野中發射脈衝紫外雷射和 LED。測試取得了成功:原型機探測到了紫外線痕跡,這與極端能量宇宙射線空氣簇射產生的熒光相似。2016 年,宇航員將把一個鞋盒大小的原型機 Mini-EUSO 運送到國際空間站,看看它在完整任務的高度表現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