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非營利組織CDP對全球一些最大型公司進行的最新年度調查,全球經濟復甦為試圖減少碳足跡的企業帶來了喜憂參半的結果。
該組織發現,雖然自2009年以來,CDP“全球500強”企業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已從42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減少至36億噸,但該指數中排放量最大的50家企業在此期間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實際上增加了1.65%。
儘管許多公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積極地評估其直接氣候影響,但CDP發現,企業開展的最碳密集型活動中有47%(稱為“範圍3”排放)仍然未被衡量和報告。 這些活動包括投資活動、售出產品的使用和加工以及特許經營的運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CDP(前身為碳披露專案)是全球領先的溫室氣體排放商業部門資料收集和傳播機構之一,其年度“全球500強氣候變化報告”已成為衡量企業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指標之一。
該分析基於富時全球500指數中389家公司提交的氣候和能源資料。 之前的指數主要強調了一些世界知名品牌在應對圍繞氣候變化的複雜挑戰方面取得的進展,而最新的報告也發出了警示,表明要對世界氣候概況進行有意義的改變,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排放大戶能否言行一致?
CDP執行長保羅·辛普森在一份宣告中表示:“許多國家正在表現出全球經濟衰退後復甦的跡象。 然而,明確的科學證據和日益嚴重的極端天氣事件正在發出強烈的訊號,表明我們必須在追求經濟繁榮的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排放大戶必須在這方面提高績效,政府必須提供更多激勵措施以促成此事,這一點至關重要。”
該報告指出,能源公司、公用事業公司和材料公司這三個商業部門佔範圍1和範圍2排放量的87%,這些溫室氣體是由公司活動直接排放的,即使它們在指數中的所有公司中所佔比例不到25%。 事實上,根據CDP的資料,這三個高排放部門中每個部門的範圍1和範圍2排放量都超過了指數涵蓋的所有其他部門的範圍1和範圍2排放量總和的兩倍。
儘管各公司承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努力地減少排放,但氣候科學家表示,為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限制在 2 攝氏度以內,公司戰略、目標與減排量之間仍然存在“差距”。
對於在CDP指數中領先的公司,報告的作者表示,他們“表現出對管理其環境影響的堅定承諾[並且]正在產生改善的財務和環境績效。”
汽車製造商引領減排
今年的頂級指數表現者包括六家汽車製造商——寶馬集團、戴姆勒股份公司、通用汽車公司、本田汽車公司、日產汽車公司和大眾汽車集團,得分均為 100 或 99 分——以及皇家飛利浦公司、雀巢公司、紐約梅隆銀行、思科系統公司和西班牙天然氣公司,所有這些公司在指數中均獲得 100 分。
官員們將汽車製造商的強勁表現歸因於燃油經濟性的普遍提高以及製造商對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日益增長的投資。 汽車製造商也已成為披露其在龐大而複雜的供應鏈中的氣候影響的領導者。
本田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它提供了其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估算值,“包括從原材料採購到生產和銷售,以及從客戶使用到本田產品報廢處理的排放量。” 本田還表示,它是世界上第一家披露所有範圍3排放量的公司。
該公司表示,其在CDP指數中的強勁表現反映了其環境願景,該願景呼籲實現“移動的快樂和自由”並促進“人們可以享受生活的可持續社會”。
CDP榜單中排名第一的美國電力公司是埃克西隆公司,得分為 98 分。 報告的其他美國公用事業公司是美國電力公司和杜克能源公司,得分分別為 68 分和 67 分。
在2013年指數中得分低於 50 分的美國大型公司包括好市多批發公司 (45)、寶潔公司 (47)、萬事達卡公司 (43) 和丹納赫公司 (12)。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