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頂級新冠肺炎顧問安東尼·福奇對個人和州在遵守公共衛生建議方面的不均衡現象表示惋惜,他 最近指責 美國應對疫情不力是由於美國存在“反科學偏見”。他稱這種偏見“令人難以置信”,因為“科學就是真理”。福奇將那些無視口罩和社交距離重要性的人比作“反疫苗者”,認為他們“令人驚訝地”拒絕聽從科學。
令我驚訝的是福奇所表達的驚訝之情。儘管他對冠狀病毒的科學研究非常精通,但他卻忽視了關於“反科學偏見”或科學否認的 已被充分證實的科學。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美國人越來越多地存在於高度兩極分化、資訊封閉的意識形態社群中,佔據著他們自己的 資訊宇宙。
在政治部落格圈的某些領域, 全球變暖 被斥為騙局,或者因其不確定性而不值得回應。在其他地理或線上社群中,關於 疫苗安全、 飲用水氟化 和 轉基因食品 的科學被歪曲或忽視。對於冠狀病毒的擔憂程度存在 明顯的差距,這取決於政治黨派的歸屬,部分原因似乎在於對事實問題的黨派分歧,例如 社交距離的有效性 或 實際的 COVID-19 死亡率。
理論上,解決事實爭端應該相對容易:只需提供強有力的證據,或專家共識的證據。當問題是例如氫的原子量時,這種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成功的。
但是,當科學建議呈現出的圖景威脅到某人感知的利益或意識形態世界觀時,情況就不是這樣了。實際上,事實證明,一個人的政治、宗教或民族認同能夠非常有效地預測一個人在任何特定政治化問題上接受專業知識的意願。
“動機性推理”是社會科學家用來描述根據一個人偏好的結論來決定接受哪些證據的過程。正如我在我的書《關於否認的真相》中所解釋的那樣,這種非常人性化的傾向適用於關於物理世界、經濟歷史和時事的各種事實。
否認並非源於無知
對這種現象的跨學科研究明確了一點:各群體未能承認關於氣候變化等問題的真相, 並非可以用缺乏關於該主題的科學共識的資訊來解釋。
相反,在許多有爭議的話題上,強烈預測對專業知識的否認的因素,僅僅是一個人的政治立場。
一項 2015 年的元研究 表明,隨著受訪者對政治、科學和/或能源政策知識的增加,關於氣候變化現實的意識形態兩極分化實際上也在加劇。如果一個保守派受過大學教育,那麼他成為氣候科學否認者的可能性 顯著更高。在 認知複雜性 或 定量推理能力 測試中得分最高的保守派最容易對氣候科學進行動機性推理。
否認主義不僅僅是保守派的問題。研究發現, 自由派不太可能接受 關於安全儲存核廢料的可能性或關於隱蔽攜帶槍支法律的影響的假設性專家共識。
否認是自然的
人類的理性化才能是數十萬年適應的產物。我們的祖先在小群體中進化,在那裡, 合作和說服 至少與對世界持有準確的事實信念一樣,與生殖成功有關。融入部落需要融入群體的意識形態信仰體系——無論它是否以科學或迷信為基礎。對自己的“內群體”及其世界觀的本能偏見深深地根植於人類心理學中。
一個人的自我意識 與 他或她的身份群體的地位和信仰密切相關。因此,毫不奇怪,人們會對威脅到他們認同的群體的世界觀的資訊做出自動和防禦性的反應。我們以理性化和對證據的選擇性評估來回應——也就是說,我們進行“確認偏誤”,贊同我們喜歡的專家證詞,同時尋找理由拒絕其餘的。
不受歡迎的資訊也可能以其他方式構成威脅。“系統合理化”理論家,如心理學家 約翰·喬斯特 已經表明,對既定系統構成感知威脅的情況會引發僵化的思維。例如,經歷經濟困境或外部威脅的人群往往會轉向 專制領導人,他們 承諾安全和穩定。
在意識形態色彩濃厚的環境中,一個人的偏見最終會影響一個人的事實信念。就你在 文化歸屬、你對社會或經濟現狀的依戀,或兩者的結合方面定義自己而言,威脅到你的信仰體系的資訊——例如,關於工業生產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可能會威脅到你的身份認同感本身。如果受信任的政治領導人或黨派媒體告訴你 COVID-19 危機被誇大了,那麼關於科學共識的相反事實資訊可能會感覺像人身攻擊。
否認無處不在
這種帶有情感色彩的動機性思維解釋了廣泛的極端、抵制證據地拒絕歷史事實和科學共識的例子。
減稅是否已被證明可以在經濟增長方面收回成本?移民人數眾多的社群是否暴力犯罪率更高?俄羅斯是否干預了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可以預見的是,黨派媒體將專家對此類問題的意見視為證據本身就 具有黨派性。
否認主義現象多種多樣,但它們背後的故事最終非常簡單。人類認知與與之相關的無意識情感反應密不可分。在適當的條件下,普遍的人類特徵,如內群體偏愛、生存焦慮以及對穩定和控制的渴望,結合成有毒的、系統合理化的身份政治。
科學否認之所以臭名昭著地抵制事實,是因為它首先與事實無關。科學否認是身份的表達——通常是在面對感知到的對社會和經濟現狀的威脅時——並且它通常表現為對精英資訊傳遞的回應。
如果安東尼·福奇實際上沒有意識到政治對 COVID-19 態度的重大影響,或者沒有意識到 共和黨州政府官員的宣告、 國會中黨派性的拒絕戴口罩,或者最近的 特朗普在塔爾薩的集會 所發出的訊號,我會感到非常驚訝。有效的科學傳播至關重要,因為黨派資訊傳遞可能對公眾態度產生深遠影響。疫苗接種、資源枯竭、氣候和 COVID-19 都是生死攸關的問題。為了成功地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絕不能忽視科學告訴我們的關於科學否認的內容。
在此處閱讀更多關於冠狀病毒爆發的資訊 來自《大眾科學》 。並在此處閱讀來自我們 國際雜誌網路的報道 。
本文最初發表於The Conversation。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