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 28 是氣候變化前線國家的一個關鍵時刻

為了實現氣候正義,發達國家需要言行一致

scenes of devastation in the area around Port Vila on March 16, 2015 in Port Vila, Vanuatu

像2015年襲擊萬那杜的這個5級颶風一樣的氣旋,正因氣候變化而變得更強。僅在2023年,三個極具破壞性的氣旋——洛拉、朱迪和凱文,已對這個太平洋小島造成廣泛破壞。

10月下旬,一場名為洛拉的巨型風暴襲擊了南半球,比颶風季正式開始提前了一週,成為有記錄以來南半球最早的5級颶風。強風襲擊了島國萬那杜,風速達到每小時295公里(每小時183英里)。洛拉造成了一片狼藉,導致超過40,000名兒童需要人道主義援助,並對房屋、學校、基礎設施和農作物造成廣泛破壞。當洛拉來襲時,萬那杜幾乎還沒從3月份破紀錄的災難中恢復過來,那次災難在48小時內造成了兩次4級颶風——朱迪和凱文的肆虐。

我們知道該地區的氣候變化與此類極端天氣事件的強度增加更早發生有關。更不用說海平面上升、天氣模式變化和海洋變暖了。代價是慘重的;太平洋小島國每年因氣候變化遭受估計10.75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相當於其合計GDP的至少5%,同時超過50,000名太平洋人民因氣候和災害相關事件而流離失所。

我的祖國湯加一直陷於從至少六次嚴重颶風和幾次乾旱中重建的疲憊迴圈中,所有這些都發生在過去10年內。在關注氣候問題十多年後,我痛苦地目睹了國際社會在解鎖應對這些災難所需的氣候融資支援方面持續猶豫不決。這就是為什麼包括太平洋島國在內的氣候脆弱國家必須堅持在本週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 28上啟動損失與損害基金的運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今年的COP標誌著世界首次對《巴黎協定》進行“全球盤點”的 culmination。這份進展報告將每五年釋出一次,將評估我們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表現,以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前工業化水平以上1.5攝氏度之內。

我們遠遠偏離了目標。

目前的趨勢表明,到2030年,全球排放量可能攀升10.6%,即使加上已承諾的氣候目標,到本世紀末也將導致升溫2.5度。

在太平洋地區,這種程度的升溫將導致到2150年海平面上升0.9米(近三英尺),吞噬海岸線,同時還會破壞90%的珊瑚礁並導致漁業生產崩潰。

對太平洋領土、生計和身份的生存威脅是如此真實,以至於各國最近釋出了一份聯合宣告,先發制人地重申其對土地、自然資源和海洋區域的主權,“儘管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海平面上升導致任何物理變化”。太平洋領導人呼籲所有發展夥伴大幅增加氣候融資,以加速脫碳並建設氣候韌性,特別是對於脆弱社群。

2009年,發達國家承諾到2020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他們不僅未能兌現這一承諾,而且實際上,這一數額與脆弱國家的迫切需求相比相形見絀,在這些國家,僅適應需求就比可用的國際公共資金高出10到18倍。

事實上,二十國集團(G20)政府間論壇表示,世界到2030年至少需要5.9萬億美元才能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而目前的資金流動在2021-2022年僅達到約1.27萬億美元。雖然這比兩年前提供的氣候融資增加了一倍——這是一個可喜的進展跡象——但相比之下,這仍然略高於去年全球軍費開支(2.24萬億美元)的一半。

經過數十年的談判,各國在去年的COP上同意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但現在他們必須為其提供資金並使其運轉起來。儘管峰會前的會談已促成某些建議,但各方之間的緊張關係使這一過程複雜化。為了使COP 28取得成功,成果必須確保優先考慮脆弱的發展中國家和社群的需求,包括快速通道和簡化的融資渠道。

對於全球南方國家來說,這些問題從根本上與全球責任、正義、信任和生存息息相關。1970年至2021年間,超過200萬人死於天氣、氣候和水相關災害,其中90%的死亡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在此期間,全球報告了12,000起災害,造成4.3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其中60%由發展中經濟體承擔,進一步阻礙了它們的發展。

小島國貢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到1%,而最不發達國家為3.3%。然而,到目前為止,這些群體遭受氣候變化災難性影響最為嚴重,而全球行動不足和滯後加劇了這種情況。

正如當地人道主義工作者弗洛拉·瓦諾在萬那杜颶風洛拉過後所說:“氣候危機使我們陷入了準備和應對的迴圈中,每次新的災難過後,我們幾乎沒有時間恢復……我的社群,我的國家正在承受氣候危機的衝擊。現在不是談論的時候了。我們現在需要行動。”

COP 28 是氣候行動的關鍵時刻。對於國際社會來說,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時刻,需要傾聽氣候脆弱國家的呼籲,並緊急回到實現《巴黎協定》的道路上來。當萬那杜和許多其他太平洋國家爭先恐後地在下一次風暴來臨前重建時,數百萬人的生命和生計危在旦夕。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多位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