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爭議的化石暗示智人比我們認為的更早走出非洲

這個下頜骨碎片表明,我們這個物種開始在國外旅行的時間比之前認為的要早 5 萬年 

來自以色列米斯利亞洞穴的部分上頜骨距今已有 17.7 萬至 19.4 萬年曆史,據稱屬於智人

以色列·赫什科維茨 (Israel Hershkovitz)特拉維夫大學

在所有曾經存在過的人類物種中,只有一種,智人,征服了整個地球。類猿南方古猿(露西及其同類)從未走出非洲。尼安德特人從未進入非洲。直立人四處遊蕩,在舊世界的大部分地區定居。但是,據目前所知,它從未到達澳大利亞或新世界。然而,我們自己的物種無處不在。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想知道,我們的祖先何時開始遍佈全球?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   

在1月26日《科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研究人員報告了一塊來自以色列洞穴的化石,他們說這塊化石將我們物種在非洲以外地區的最早出現時間提前了數萬年。這一發現可能會為越來越多的證據提供佐證,這些證據正在改寫智人的起源和進化。但批評者警告說,化石的身份取決於有限的證據,而且這一發現對於理解我們物種的崛起意義有限。

十年前,現代人類起源的主流理論認為,我們的物種大約在 20 萬年前起源於東非,並且(除了大約在 9 萬至 12 萬年前短暫進入以色列之外)直到大約 6 萬年前才開始大規模走出非洲。根據這個模型,當他們最終開始散佈到全球時,他們取代了沿途遇到的古人類物種,包括尼安德特人,而沒有與他們雜交。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但是,近年來大量湧現的發現迫使科學家重新思考這一情景。就在去年,研究人員報告說,來自摩洛哥一個名為傑貝爾·伊爾胡德的遺址的智人化石可以追溯到 30 多萬年前,這使我們人類的起源提前了 10 多萬年,並將聚光燈從東非轉移到了北非。其他發現表明,我們的物種早在 6 萬年前就開始殖民遙遠的土地,可能早在 12 萬年前就到達了中國,早在 7.3 萬年前就到達了印度尼西亞,並在 6.5 萬年前到達了澳大利亞。此外,研究從化石中提取的 DNA 的研究人員已經表明,當智人進入新的土地時,它實際上確實與遇到的古人類物種(包括尼安德特人和神秘的丹尼索瓦人)發生了雜交。

新的化石——一塊帶有幾顆牙齒的上頜骨碎片,在以色列卡梅爾山脈西坡的米斯利亞洞穴中發現——為這個故事增添了新的曲折。特拉維夫大學的以色列·赫什科維茨和他的同事使用三種獨立的方法將化石的年代確定為 17.7 萬年至 19.4 萬年前。當他們將米斯利亞標本的解剖學細節與屬於現代人類及其親屬的化石進行比較時,發現頜骨與智人最為接近。作者認為,綜合起來,這些發現將我們物種在非洲以外地區的最早出現時間提前了 5 萬多年。 

紐約大學古人類學家莎拉·貝利 (Shara Bailey) 說:“在非洲以外這麼早發現智人令人興奮。”貝利是一位早期人類牙齒專家,但她沒有參與新的米斯利亞洞穴研究。但她警告說,化石屬於智人的案例依據的是微薄的證據。雖然它比研究人員的比較分析中的其他物種更接近智人,但它只是一塊零碎的骨頭。貝利觀察到,對於它們的年齡來說,牙齒看起來出奇地現代。這個個體的其餘部分看起來像什麼,沒有人知道。貝利指出,最近在南非發現了更完整的化石人類,代表了人類家族中以前不為人知的成員——南方古猿源泉種納萊迪人——表明進化在過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混合和匹配了現代和古代特徵。如果研究人員只從這兩個物種中的任何一個物種中回收了一塊骨頭,他們可能會對所有者的身份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

儘管如此,貝利說,現有證據(就其本身而言)確實表明米斯利亞頜骨來自智人個體,這與最近來自摩洛哥的發現非常吻合,這些發現將我們物種的起源向前推進。此前,科學家們推測,智人起源的時間與它開始在世界各地傳播的時間之間明顯的長期延遲可能與氣候和環境條件有關。如果該物種像人們認為的那樣在大約 20 萬年前起源於撒哈拉以南非洲,那麼幹燥的撒哈拉沙漠可能成為遷出非洲大陸的巨大障礙。但貝利說,“如果智人在 30 萬年前就在北非,那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它離開。”

米斯利亞的發現也可能表明,某項技術突破幫助推動了我們走向世界統治地位。考古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勒瓦婁哇石器製造方法的出現——一種從稱為石核的石塊中獲取寬、薄、鋒利的薄片的策略——是人類史前史上的重大發展。哪個人類物種發明了這種策略尚不清楚;除了早期現代人類之外,勒瓦婁哇工具還在尼安德特人和其他已滅絕物種的化石旁邊被發現。在最早的智人(在傑貝爾·伊爾胡德)和非洲以外已知最古老的智人(在米斯利亞)中發現勒瓦婁哇工具,可能表明勒瓦婁哇工具是由現代人類發明的,並且它們可能促進了智人走出非洲的傳播。   

但並非所有人都接受這種說法。石溪大學的考古學家約翰·希伊 (John Shea) 沒有參與這項新工作,他指出,在非洲的遺址中發現了可追溯到 50 萬年前的類勒瓦婁哇石器,在亞美尼亞的遺址中發現了可追溯到 30 多萬年前的類勒瓦婁哇石器——遠早於已知智人出現的時間。他說,如果勒瓦婁哇技術是智人的“遊戲規則改變者”,那麼它也應該是其他人類物種的“遊戲規則改變者”。“為什麼勒瓦婁哇沒有幫助尼安德特人進入非洲?”他說。“這對鵝有好處,對公鵝也有好處。”

智人在米斯利亞的存在是代表走出非洲的第一次試探性嘗試,但最終失敗了,還是更大規模遷徙浪潮的一部分,將我們的祖先帶到了未知的地區,這還有待觀察。或者也許這只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希伊指出,從氣候和環境的角度來看,以色列及其鄰國本質上是非洲的一部分,主要棲息著相同種類的動物。也許智人是從居住在包括非洲和阿拉伯半島在內的更大區域的祖先人類種群進化而來的。希伊說:“你可以從非洲走到米斯利亞。”“大約需要兩週時間。”

凱特·王是一位屢獲殊榮的科學作家,也是《大眾科學》的高階編輯,專注於進化、生態學、人類學、考古學、古生物學和動物行為。她對人類起源著迷,對此她已經報道了 25 年多。最近她開始痴迷於鳥類。她的報道曾帶她去過法國和克羅埃西亞的洞穴,那裡曾經是尼安德特人的家園,去肯亞圖爾卡納湖岸邊尋找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器,去馬達加斯加探險挖掘古代哺乳動物和恐龍,去南極洲冰冷的水域,在那裡座頭鯨以磷蝦為食,並在康涅狄格州周圍的“大型日”比賽中,在 24 小時內儘可能多地尋找鳥類物種。凱特是《露西的遺產:人類起源的探索》的合著者,與唐納德·約翰森合著。她擁有密歇根大學生物人類學和動物學理學學士學位。在 X(以前的 Twitter)上關注王@katewong

更多作者:凱特·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