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是繼水之後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由於它已經存在於我們周圍的建築環境中,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使用混凝土儲存電力的想法——本質上是將建築物變成巨大的電池。隨著許多地方越來越依賴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這個想法越來越受到重視。當風力減弱或夜幕降臨時,可充電電池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們通常由遠離環境友好的有毒物質製成。
實驗性混凝土電池僅能容納傳統電池電量的一小部分。但一個團隊在《建築》雜誌上描述了一種可充電原型材料,與之前的嘗試相比,其儲存電量可能會增加10倍以上。
容納人類的混凝土電池聽起來可能不太可能。但都柏林理工大學的結構工程師艾米·伯恩(Aimee Byrne)指出,“你可以用土豆製造電池”,她沒有參與這項新研究。在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未來,她喜歡建築物透過提供住所和為電子裝置供電來避免浪費的想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我看來,這是為當前的建築材料增加額外的功能,這非常有前景,”該研究的合著者張燕梅(Emma Zhang)說,她曾在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從事新型電池設計工作,現在是瑞典Delta技術公司的高階開發科學家。她和她的同事模仿了簡單但持久的愛迪生電池的設計,在愛迪生電池中,電解液在帶正電的鎳板和帶負電的鐵板之間傳遞離子,從而產生產生電壓的電勢。在這種情況下,混合在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中的導電碳纖維取代了電解液。研究人員嵌入了塗有鎳或鐵的碳纖維網層,以充當極板。
這種裝置被證明能夠放電,然後再充電。“我認為他們已經設法在一定程度上對其進行充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可以讓我們達到我們需要的水平,”伯恩說。與它的靈感來源一樣,這款原型電池也很耐用——愛迪生電池可以執行數十年——而且它可以抵抗過度充電,張補充說:“你可以隨意濫用這款電池,而不會損害其效能。”
儘管新設計儲存的電量是早期嘗試的10倍以上,但它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張說,200平方米的混凝土“可以提供美國普通家庭每日約8%的用電量”。
這種貢獻不足以與今天的可充電裝置競爭。“我們從[水泥基電池]中獲得的是毫安——而不是安培,”伯恩說。“我們獲得的是小時而不是幾天的電量。”但她補充說,“與其他電池設計相比,水泥基電池還完全處於起步階段。
最早的電池,包括托馬斯·愛迪生的電池,都非常簡單且笨重。研究人員用新材料和新設計進行了一個多世紀的實驗,才開發出今天這種小型高效的裝置。伯恩認為,基於混凝土的儲能技術可能會經歷類似的演變。“我們的整個想法是著眼於遙遠的未來,”她說。“我們正在玩一場持久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