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1/6/25):路易斯安那州衛生部宣佈,該州因 H5N1 禽流感重症住院的患者已去世。該患者在接觸野生和後院禽類的混合物後感染了禽流感。衛生部指出,該患者年齡超過 65 歲,並患有基礎疾病。
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在週四釋出的一份宣告中宣佈,來自路易斯安那州一名因 H5N1 禽流感重症住院的患者的病毒樣本顯示,存在可能使病原體更容易在人際傳播的基因突變。
這些突變是在從患者身上採集的樣本中發現的,但未在據信是感染源的後院家禽的樣本中發現。這表明這些變化發生在患者體內。雖然這一進展並未改變疾控中心對公眾風險的官方評估,但它確實表明 H5N1 病毒有能力適應人類呼吸道。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疾控中心宣告說:“在臨床樣本中檢測到具有基因變化的人類重症病例,突顯了持續對人和動物進行基因組監測、控制奶牛和家禽中禽流感 A(H5) 疫情以及對接觸受感染動物或環境的人群採取預防措施的重要性。”
12 月 18 日,疾控中心確認路易斯安那州的患者因美國今年首例已知的 H5N1 重症感染而住院。這種病毒已在野生鳥類中傳播多年。它於 3 月在美國奶牛中被檢測到,此後已感染了 16 個州的數百個牛群。路易斯安那州患者的病毒序列與一種名為 D1.1 的不同病毒株相匹配,該病毒株已在美國的野生鳥類和家禽中被檢測到。
在路易斯安那州患者樣本中觀察到的突變僅限於病毒的血凝素基因,該基因編碼有助於病毒結合細胞並感染它們的蛋白質。這些突變在人類中很少見;在少數人類重症病例中曾有報道,但均在美國境外。其中一項變化是在加拿大一名青少年(於 11 月因 H5N1 重症感染住院)的病毒樣本中檢測到的。路易斯安那州患者的樣本未顯示病毒基因組的 N1 神經氨酸酶部分或其他可能使病原體對抗病毒藥物不那麼敏感的部分發生任何變化。這些序列也與現有的 H5N1 毒株相似,如果需要,可用於製造疫苗。
今年到目前為止,美國已檢測到總共 65 例確診的人類 H5N1 感染病例。大多數病例與接觸受感染的牛或家禽有關,而且大多數病情較輕。其他幾種動物也發生了感染,包括可能食用了來自患病動物的生牛奶或肉的寵物貓。這種病毒最近導致華盛頓州一家野生動物保護區一半以上的大型貓科動物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