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根據一份新的報告,鋁這種以導電性著稱的金屬,在某些情況下可能表現得像陶瓷或半導體。 在奈米技術應用中,這種金屬的耐機械應力效能也可能優於通常被認為更硬的金屬銅。 這些發現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可能預示著奈米電子學的進步。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李菊(音譯,Ju Li)和他的同事使用量子力學來模擬鋁和銅的單原子層行為。 具體來說,他們研究了一種稱為純剪下應變的過程,其中一層原子滑過第二層原子。 非常小的電子裝置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在這些裝置中,溫度波動經常導致材料膨脹或收縮,部分取決於其元件如何對剪下應變的影響做出反應。 研究人員確定,兩層銅原子通常非常平滑地相互滑動。 但研究小組發現,鋁層不會滑動,而是相互跳躍。 科學家們認為,所謂的定向鍵合(相鄰層上的原子共享電子(見圖)),可能是造成觀察到的運動的原因。 這種鍵合通常在陶瓷和半導體中發現,但在鋁等可延展金屬中通常不存在。 李菊表示,“這可能意味著鋁在某些方面的表現更像陶瓷,而不是之前任何人認為的那樣。” 根據該團隊的模擬,在原子層面,鋁也比銅強32%。 李菊說:“我們知道,在正常條件下,銅比鋁重三倍,而且明顯比鋁更硬。 但當我們觀察大的剪下應變時,鋁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