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M.I.T.) 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真實的變形金剛,這是一種可以根據指令自行摺疊成兩種形狀的裝置。該系統還遠未準備好與霸天虎作戰——這個微小的裝置僅形成相對粗糙的船和飛機形狀——但這個概念有一天可能會產生變色龍般的物體,可以在任意數量的實用形狀之間隨意切換。
自摺疊片材只是可程式設計物質的一個方面,即可程式設計物質是構建可以按需變形的結構的嘗試。研究合著者、麻省理工學院的機器人專家丹妮拉·魯斯說,這個想法是將材料和機器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以製造可以程式設計的日常物品,就像人們程式設計計算機一樣。“與其程式設計位元和位元組,”她說,“不如程式設計物體的機械特性。”
該系統在一篇本週線上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論文中描述,由一片薄薄的樹脂-玻璃纖維複合材料組成,只有幾釐米寬,被分割成 32 個三角形面板,這些面板由柔性矽膠接頭分隔開。一些接頭具有熱敏致動器,當被電流加熱時會彎曲 180 度,從而在該接頭處摺疊片材。根據使用的程式,片材將進行一系列摺疊,在大約 15 秒內產生船或飛機形狀。摺疊片材方法是計算摺紙領域的延伸,計算摺紙是對如何將平面物體摺疊成複雜的三維結構的數學研究。
儘管新論文中提出的設計只呈現兩種形狀,但研究人員表示,原則上該系統可以產生更多形狀。研究合著者、哈佛大學微型機器人實驗室的電氣工程師羅伯特·伍德說:“我們一直在尋找將大量不同功能嵌入到一張薄型片材中的方法。”“從長遠來看,我們希望開發系統,將這不僅僅帶到三、四或五種形狀,而是帶到更大範圍的不同可實現形狀。”
給定一組所需的三維形狀,該小組的演算法確定如何摺疊片材以產生每個最終形狀,然後如何在共享片材上容納這些不同的摺疊序列。另一種演算法優化了片材的預期用途,限制了產生最終形狀所需的嵌入式致動器的數量。例如,在飛機-船原型片材上,只有一半的接頭具有致動器。
研究人員指出,儘管演算法生成了可行的摺疊模式以製造給定形狀,但人類專家通常能夠設計出更有效的方案。“它不知道如何發揮創造力,有時人類摺紙藝術家可以像棋手一樣預見幾步,”魯斯說。“你會看到一些模式,這些模式對於執行逐步過程的計算機程式來說並不明顯。”
在近期,魯斯設想計算摺紙技術將構成三維顯示系統的基礎——例如,可以按需再現給定區域地形的地圖。“你可以想象製造出能夠給你呈現它們渲染物體的三維檢視的機器,”她說。在更遙遠的未來,可程式設計物質的應用可能會超越單純的形狀模仿,而涉及可程式設計的光學、電氣或聲學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