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除草劑擾亂青蛙的性發育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圖片來源:TYRONE HAYES/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暴露於美國最常用除草劑的濃度低於十億分之一,就會使雄性青蛙雌性化。今天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結果表明,被認為對人類安全的化學物質濃度可能對兩棲動物產生隱蔽的影響,並可能導致其種群在全球範圍內的減少。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泰隆·B·海耶斯及其同事研究了莠去津(一種廣泛使用的除草劑)對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見圖片)生長的影響。研究人員將幼蟲和蝌蚪暴露於不同濃度的化學物質中,發現濃度低至十億分之0.1的莠去津會影響動物的性發育。研究人員確定,暴露於這種濃度的動物中,約有16%的動物要麼具有超過正常數量的性器官,要麼同時具有雄性和雌性器官。對照組動物均未出現此類異常。該團隊進一步發現,80%曾暴露於該化學物質的成年雄性動物的聲器官小於平均水平,並且許多動物表現出睪酮水平低於正常雌性動物的水平。“如果這種影響發生在野外,”作者總結道,“暴露的動物將遭受生殖功能受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青蛙可能經歷了這些極端後果,是因為它們長時間浸泡在被化學物質汙染的水中。海耶斯說,莠去津不太可能對人類產生如此嚴重的影響,因為人們不會長時間暴露於其中。但是,由於影響動物的濃度非常小——比目前飲用水允許的限量低30倍——這些發現支援將兩棲動物用作環境哨兵。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西奧·科爾本說:這項工作“證明有必要在動物生活的野外以及它們暴露的水平下,對化學物質的安全性進行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