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生素削弱朊病毒的力量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瘋牛病已導致超過 20 萬頭牛死亡,並使數百萬頭牛面臨預防性屠宰的厄運。其人類等效疾病克雅氏病已奪去 100 多人的生命。目前尚無針對這些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這些疾病是由錯誤摺疊的朊病毒蛋白引起的,這些蛋白在大腦中造成嚴重破壞並導致神經退行性變。但發表在本週《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線上版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常用抗生素四環素使朊病毒易於被酶消化,並有助於延緩倉鼠的疾病發作。

先前的研究表明,四環素類藥物在體外改變了朊病毒蛋白的特性和神經毒性。因此,義大利米蘭卡洛·貝斯塔國家神經研究所的法布里齊奧·塔利亞維尼及其同事著手測試這種抗生素在感染了所謂的可傳播性海綿狀腦病動物中的朊病毒抑制能力。這些疾病傳播的關鍵步驟是蛋白酶抗性形式的朊病毒蛋白 (PrP) 的形成,這種蛋白酶抗性形式的朊病毒蛋白 (PrP) 無法被身體分解,隨後會在大腦中積聚。研究人員從患有新型變異型克雅氏病 (vCJD) 的患者和患有 BSE 的牛中提取了 PrP,並在不同濃度的四環素溶液中孵育它們。該團隊報告稱,隨著抗生素劑量的增加,這些蛋白質變得不太容易被酶降解。最重要的是,用四環素處理過的朊病毒感染的倉鼠比接受未處理朊病毒的倉鼠出現症狀的時間更慢,存活時間更長。

這些發現可能為阻止這些可怕疾病的傳播指明方向。由於該藥物似乎削弱了朊病毒的保護性盔甲,作者總結說,“四環素是潛在汙染產品中朊病毒滅活以及與獲得性疾病相關的預防策略的直接候選藥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