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可卡因河馬”種群比科學家想象的還要大

對哥倫比亞河馬進行的最全面的普查顯示,這些河馬是毒梟巴勃羅·埃斯科瓦爾進口的幾隻河馬的後代,結果表明,這種入侵動物的數量可能是之前估計的兩倍

Two hippos in water growling at each other.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引入哥倫比亞的河馬種群的野生後代。

根據迄今為止對這些動物進行的最徹底的普查,哥倫比亞的入侵河馬種群比研究人員想象的還要大。科學家們早已對河馬感到擔憂——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入侵動物——它們威脅著該國的本土植物和動物,並一直在呼籲採取嚴厲措施來減少種群數量。普查結果只會加劇這種擔憂。

幾年前,研究人員估計了這些動物的繁殖速度,並預測到 2020 年,約有 98 只河馬生活在該國的馬格達萊納河及其支流沿岸。但這項新的研究,研究小組親自、透過無人機和其他跟蹤方法對這些動物進行了計數,估計哥倫比亞有 181-215 只河馬。

“以前,反對處理河馬的一個論點是,我們的資訊有限,我們的論點是理論性的,”生態學家拉斐爾·莫雷諾說,他曾在波哥大的亞歷山大·馮·洪堡生物資源研究所參與這項研究。“但我們現在已經解決了這個論點。這項研究表明,這是一個真正的問題,國家必須緊急採取行動。”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透過無人機和徒步

哥倫比亞的“可卡因河馬”都是毒梟巴勃羅·埃斯科瓦爾非法進口的三隻雌性和一隻雄性的後代。1993 年他去世後,河馬 (Hippopotamus amphibius) 從他的莊園逃脫,並在馬格達萊納河中安家。由於沒有其非洲本土的天敵或乾旱來控制它們,這些巨大的食草動物迅速繁殖,形成了非洲大陸以外最大的河馬種群。

哥倫比亞官員一直在努力管理河馬。在 2009 年他們下令殺死一隻具有攻擊性的雄性河馬後,士兵們與屍體合影的照片引發了強烈抗議,並阻止了控制河馬的努力。一些社群現在依賴河馬帶來的旅遊業,而其他社群——尤其是漁業社群——則生活在對這些具有高度領地意識的動物的恐懼中,這些動物可以重達 3 噸,並且可以撕裂人的四肢或踩踏人。

哥倫比亞環境部委託進行人口普查,以便更好地瞭解問題以及如何管理問題。完成這項工作具有挑戰性:儘管河馬體型龐大,但很難準確地找到和計數它們。它們是夜行動物,每天浸在水中 16 個小時,並且漫遊很遠的距離。

該小組由波哥大哥倫比亞國立大學、洪堡研究所和 Cornare 的研究人員組成,後者是一個管理河馬生活區域的環境機構。該小組在 2021 年和 2022 年多次乘汽車、船隻和徒步旅行來統計河馬。在無法安全到達動物的地方,他們使用無人機來統計它們或使用腳印來估計種群數量。

研究人員發現,37% 是幼年河馬,這表明這些動物正在迅速繁殖。對此的一個假設是,由於哥倫比亞的茂盛環境,河馬達到性成熟的時間早於在非洲。莫雷諾說,另一種假設是,由於它們之間為領土和資源而進行的爭鬥較少,因此這些動物的繁殖成功率更高。但是需要證據來證實實際原因。

在統計河馬數量的同時,研究小組記錄了這些動物破壞哥倫比亞生態系統的無數方式。當它們笨拙地將巨大的身體來回走動於河流時,河馬正在侵蝕河岸並開闢出分裂森林的泥濘道路。此外,它們正在與棲息地和資源的其他動物競爭,其中西印度海牛 (Trichechus manatus)、新熱帶水獺 (Lontra longicaudis) 和水豚 (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 受到的威脅最大。

探索解決方案

科學家說,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發生多起嚴重的人類襲擊事件,以及 4 月份一輛汽車撞到高速公路上導致一隻河馬死亡之後,需要找到解決方案。

目前正在嘗試的一種策略是透過飛鏢向動物施用避孕藥。這最終可能會透過阻止河馬的繁殖來擺脫它們,但這很慢、成本高昂,並且以前沒有在如此大規模的河馬身上進行過測試。4 月份釋出的一項建模研究估計,這種方法可能會在 45 年內消除河馬,費用至少為 85 萬美元。

該研究發現,另一種策略——捕獲、麻醉和用直升機將河馬運送到設施進行閹割——將花費至少 53 萬美元,並且需要長達 52 年才能根除。鑑於這些模型是在人口普查結果公佈之前輸入了早期較低的河馬種群估計值,因此這兩種計算都被低估了。

與此同時,負責處理河馬的區域機構資金短缺,只能依靠美國捐贈的避孕藥。機構官員正在與包括印度和墨西哥在內的國家/地區進行談判,以將部分動物出口到國外的保護區。但據參與該戰略的人員稱,這將花費 350 萬美元。

參與人口普查的國立大學生物學家奧爾加·蒙特內格羅說,沒有一個最佳解決方案。河馬生活在不同的群體中,其中一些可能很容易被重新安置,但另一些則根深蒂固且繁殖迅速。

許多研究人員主張宰殺這些動物。他們說這是最快、最人道的方法,並且可以在問題變得無法解決之前解決它。他們補充說,必須權衡殺死河馬的成本與在世界生物多樣性第二高的國家哥倫比亞失去本土動植物的成本。

自然》雜誌向環境部詢問了在新的發現下將如何管理不斷增長的河馬種群,但環境部未予置評。

“宰殺河馬的決定具有道德分量。但是,另一個決定——不採取行動——的分量要大得多,”莫雷諾說。“我希望政治家們能夠理解這一點。”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 2023 年 6 月 2 日首次發表

Luke Taylor is a freelance journalist covering Colombia, Venezuela and wider Latin America. He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and military conflict and issues such as deforestation, the international drug trade and migration.

More by Luke Taylor

First published in 1869, Nature is the world's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journal. Nature publishes the finest peer-reviewed research that drives ground-breaking discovery, and is read by thought-lead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ound the world.

More by Nature magaz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