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武器試驗增加了人類 DNA 突變率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中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冷戰在十多年前結束了,但科學家們仍在評估其影響。從 1949 年到 1956 年,蘇聯在哈薩克的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設施進行了一系列地面原子試驗,使當地居民暴露於不同劑量的電離輻射中。現在,大約 40 年後,研究人員發現,居住在附近的幾代家庭的基因突變率顯著增加。這項發現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

由萊斯特大學的尤里·杜布羅瓦領導的研究人員分析了從貝斯卡拉蓋(塞米巴拉金斯克遺址附近的農村地區)大約 40 個家庭的三代人身上採集的血樣。具體來說,該小組研究了所謂的微衛星 DNA,即散佈在整個基因組中、容易發生突變的短重複序列。將這些人的可遺傳突變率與哈薩克一個未受輻射但相似的人群的突變率進行比較,發現存在相當大的差異。研究小組發現,直接暴露於放射性塵埃中的個體的突變率增加了近 80%。即使是受影響個體的孩子,其突變率也比未受輻射的同齡人高出 50%。然而,突變率在 20 世紀 50 年代之後穩步下降。

這種升高的突變率的健康後果(如果有的話)仍然未知。不過,這項研究表明,1963 年莫斯科禁止大氣核試驗的條約使許多人免受進一步的基因突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