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損傷對冷療有反應。及時使用冰塊或冷敷可以緩解扭傷和炎症。而且,早在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時代,治療師們就知道冷卻皮膚也可以阻斷疼痛,他曾開出“大量冷水澆灌”來減輕腫脹和不適,“因為適度的麻木可以消除疼痛”。幾千年後,現代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神經系統中產生這種效果的機制,並證明了其在阻斷大鼠疼痛方面的有效性。
最近的研究表明,神經細胞外部的蛋白質受體可以發出冷熱訊號,以及其他物理感覺,如味覺和觸覺。其中一種受體——TRPM8——在皮膚冷卻或應用冷卻化合物(如薄荷醇或薄荷油)時,會在少量神經細胞中被啟用。神經科學家蘇珊·弗利特伍德-沃克和她在愛丁堡大學的同事選擇研究這條特殊的通路,將其作為潛在的止痛劑,這是基於幾個世紀以來的軼事證據。
爪子受傷的大鼠要麼用冰片素或薄荷醇的區域性溶液治療,要麼放置在冷卻至16至20攝氏度(61至68華氏度)的薄層水中五分鐘。這兩種治療方法都激活了TRPM8,之後大鼠的疼痛神經放電頻率降低。此外,阻斷它們的TRPM8受體停止了鎮痛效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研究人員在今天出版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表示,冷卻通路及其阻斷疼痛潛力的發現,為那些因神經損傷而遭受慢性疼痛的人們開闢了新的研究途徑。弗利特伍德-沃克指出:“我們的發現意味著,患者可以使用低劑量的強效止痛藥,透過皮膚給藥,且無副作用。” 或者他們可以像希波克拉底建議的那樣,嘗試一點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