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上週,萬那杜居民仍在與一場破壞性熱帶氣旋造成的山洪暴發作鬥爭,一項研究表明,沿海人口增長可能使來自海洋的風暴威脅在幾十年內成為全球危機。
在最近發表於期刊《PLOS ONE》的一篇論文中,來自多個西方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團隊透過使用基於情景的預測,估算了居住在低海拔沿海地區的人口數量,以及百年一遇的風暴潮事件中面臨風險的人口規模。
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在最低的增長假設下,全球低海拔沿海地區的人口也可能增長超過40%,從2000年的6.25億增至2030年的8.79億。研究人員表示,到2060年,全球可能有超過10億人居住在這些易受洪水侵襲的地區。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 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研究指出,其中,到2060年,可能有4.11億人會受到極端洪水的侵襲。相比之下,2000年這一數字為1.89億。
當談到地區時,研究表明,亞洲現在和未來情景中都面臨著最高的風險程度。具體來說,五個亞洲國家——中國、印度、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和越南——佔2000年全球面臨沿海洪水人口的一半以上,並且在未來幾十年中將保持前五名的位置。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發現,非洲預計將經歷高危地區人口增長的最高速度,這是由其快速的沿海發展推動的。該研究表示,雖然較富裕的經濟體通常比發展中國家較少面臨沿海洪水的危險,但美國是個例外。
根據該研究,美國是2000年居住在低海拔沿海地區人口最多的25個國家之一。研究人員表示,這種趨勢可能會繼續下去,並補充說,2005年的卡特里娜颶風和2012年的超級風暴桑迪等重大沿海災害已經表明,在該國低窪沿海地區定居可能面臨越來越高的風險。
該研究的作者表示,他們的研究結果可以幫助確定哪些地區不僅需要而且必須採取適應行動。他們還建議,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在規劃未來沿海地區的土地使用時,應將氣候衝擊考慮在內。
沉重代價,準備不足,意識薄弱
這項研究的結果恰逢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亞洲國家最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和相關災害的影響。在其中一項研究中,世界銀行估計,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損失可能高達全球12萬億美元,而亞洲可能面臨其中大部分損失。
越南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海平面上升已經使海水更容易流入內陸,破壞土壤質量並威脅當地稻農的生計。近年來,其他亞洲國家,如印度、泰國和中國,也遭受了嚴重的沿海洪水,因為巨大的風暴潮可以隨著更高的潮汐湧入沿海地區。
目前已經有一些應對來自海洋威脅的適應措施。例如,中國去年推出了首個自然災害保險計劃,中國南方沿海城市深圳成為首個試點地區。在印度尼西亞,政府官員計劃在雅加達建造一條長35公里的海堤,預算為400億美元。該國還將開墾土地用於17個新島嶼,作為幫助防禦其海岸線的天然緩衝。
“一些國家的政策制定者,特別是沿海城市的政策制定者,在某種程度上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總體而言,對解決海平面上升的方案的認識仍然非常有限,”亞洲開發銀行駐菲律賓馬尼拉的首席氣候變化專家安查·斯里尼瓦桑說。
例如,安查說,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居住在中國東部浙江省沿海地區的社群領導人對氣候變化知之甚少,而海平面上升未能成為政府優先事項。然而,過去幾年,浙江遭受的沿海災害有所增加。官方資料顯示,僅在2013年,風暴潮就造成了超過28億元人民幣(4.52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並迫使數十萬人背井離鄉。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電訊。 www.eenews.net,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