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今天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廉價的頁岩氣正顯著降低美國國內的煤炭需求,但全球煤炭消費量預計仍將以每年 2.6% 的速度增長,直到 2017 年。
該總部位於巴黎的機構在其首份《中期煤炭市場報告》中稱,到 2017 年,煤炭消費量將攀升至 43.2 億噸油當量,幾乎與約 44 億噸的石油消費量持平。
國際能源署執行幹事瑪麗亞·範德胡芬表示:“煤炭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份額逐年增長,如果當前的政策不做出改變,煤炭將在十年內趕上石油。”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報告稱,去年煤炭需求增長了 4.3%,其中中國佔增量的 67%,並取代日本成為最大的進口國。國際能源署表示,除非出臺氣候變化政策,否則煤炭需求和煤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繼續增加。
預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以外的國家將推動增長,年增長率為 3.9%。在經合組織內部,煤炭使用量將每年下降 0.7%,其中美國的需求量將以每年 2.5% 的速度下降,到 2017 年降至 6 億公噸。
範德胡芬在與記者的電話會議中表示:“金融危機期間以及在許多地方採取積極的氣候政策的情況下,煤炭需求從未停止增長。全球煤炭消費量的唯一顯著下降發生在美國,原因是天然氣價格低廉。”
印度和中國引領用量擴張
報告預測,到 2017 年,世界煤炭總消費量將達到 61.7 億噸,高於去年的 52.8 億噸。
範德胡芬表示:“北美煤炭向天然氣轉換的影響如此顯著,以至於自中國崛起以來首次,煤炭消費量的中期增長率將低於天然氣的增長率。”
到 2017 年,世界每年將多燃燒約 12 億噸煤炭,相當於俄羅斯和美國目前的煤炭消費量總和。報告稱,未來五年,中國將佔煤炭需求增長的 70%,而印度將佔 22%。
範德胡芬表示:“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煤炭消費國和最大的煤炭進口國。到 2017 年,中國和印度加起來將佔全球煤炭進口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和全球煤炭需求量的三分之二。顯然,中國和印度的煤炭市場決策將對我們的電費產生影響。”
國際能源署表示,到 2017 年,印度的煤炭需求量將以每年 6.3% 的速度增長,達到 6.43 億噸。報告稱,到 2017 年,澳大利亞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煤炭出口量將達到 3.56 億噸油當量。
美國的頁岩氣革命導致美國煤炭出口量增加,價格下降。反過來,這導致歐洲煤炭用量增加,但國際能源署預計這種情況將在 2013 年停止,並在之後緩慢下降。
國際能源署能源市場和安全主管 Keisuke Sadamori 表示:“按照目前的天然氣、煤炭和二氧化碳價格水平,大多數可能的煤炭向天然氣轉換已經發生。美國的煤炭產能將會減少,可再生能源將取代煤炭。老舊產能將按計劃淘汰,而新建煤炭產能可能會被推遲或取消。”
需要更高的碳價來減緩煤炭使用
國際能源署報告的作者之一卡洛斯·阿爾瓦雷斯·費爾南德斯表示,美國的煤炭基礎設施和出口能力已飽和。“目前有一些礦山擴建計劃正在進行中,但它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上線,”他說。
與此同時,國際能源署表示,中國和印度的燃煤電廠正在快速建設中。國際能源署天然氣、煤炭和電力市場部門主管拉斯洛·瓦羅表示,中國的電廠在很大程度上採用了最新技術來捕獲汙染物顆粒,而印度的狀況則較為複雜。
範德胡芬表示,目前的氣候法規對煤炭生產或煤炭使用沒有產生影響。
她說:“真正看到煤炭消費量出現轉機需要很長時間和許多法規。更高的碳價將在改變競爭格局方面發揮作用。”
她補充說:“美國的經驗表明,一個更高效的天然氣市場,擁有靈活的定價,並由可持續生產的本土非常規資源提供燃料,可以在不損害能源安全的情況下減少煤炭使用、二氧化碳排放和消費者的電費。”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Climatewire。www.eenews.net, 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