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進步對黃頁和光碟來說是殘酷的。在美國,煤炭可能正朝著同樣的方向發展,部分原因是市場,部分原因是國家氣候變化政策。
燃煤發電廠是美國最大的單一溫室氣體排放源和氣候變化驅動因素,也是一種正在被更新、更清潔能源緩慢取代的舊技術。隨著太陽能、風能和天然氣在電網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變革已在醞釀之中。
美國能源資訊署的年度煤炭報告清楚地表明瞭煤炭消費量的下降趨勢。該報告本週釋出,顯示儘管2013年煤炭消費量略有增加,但煤炭產量下降,煤炭採礦業就業崗位下降幅度更大。能源資訊署的2014年煤炭分析報告將於今年年底釋出。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自1993年以來,美國煤炭產量首次在2013年降至10億短噸以下,從2012年的10.1億短噸降至2013年的約9.85億噸。(大約需要0.00054短噸煤炭才能產生1千瓦時電力。普通家庭每年使用10,837千瓦時電力,相當於5.8短噸煤炭產生的電力。)
美國大部分煤炭產地西部地區的產量同期下降了2.4%,而全國煤礦就業人數下降了10.5%。
儘管如此,美國2013年的煤炭燃燒量實際上比2012年增加了4%,這推動了美國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約2%,因為天然氣價格上漲刺激了煤炭使用量的略微回升。
能源資訊署分析師珍妮絲·阿雷納表示,已開採並儲備以供日後使用的額外煤炭彌補了煤炭燃燒量的增加,同時允許煤炭產量下降。
上週釋出的其他能源資訊署資料顯示,2014年美國煤炭產量比上一年增加了約1%,但預計今年將降至2013年的水平,並在2016年進一步下降。
分析師表示,煤炭開採和燃燒將會下滑,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是這樣。
能源資訊署經濟學家邁克·梅利什表示:“我認為我們永遠看不到產量恢復到峰值水平”,這主要是因為天然氣價格已使天然氣與煤炭具有競爭力。
官方而言,能源資訊署認為未來十年左右煤炭產量將保持平穩,但那裡的分析師尚未考慮奧巴馬政府的清潔電力計劃將如何影響煤炭產量。
清潔電力計劃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最終敲定,旨在透過敦促各州專注於從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同時提高能源效率,來減少現有燃煤發電廠的溫室氣體排放。
梅利什表示:“這有點像是對煤炭的又一次打擊,一種抑制效應”,他補充說,能源資訊署的預測不太可能很快考慮到清潔電力計劃的影響。
國際能源署總部位於巴黎,根據該機構12月釋出的煤炭報告,預計到2019年,美國煤炭需求將每年下降1.7%。
在全球範圍內,情況略有不同。報告稱,到本十年末,全球煤炭需求預計將每年增長2.1%,但全球煤炭需求年增長率已從2010年至2013年間的每年3.3%放緩。
國際能源署執行幹事瑪麗亞·範德胡芬在一份宣告中表示:“我們聽到了許多旨在減緩氣候變化的承諾和政策,但在未來五年內,它們大多未能阻止煤炭需求的增長。”
該機構的報告稱,中國是全球煤炭消費、生產和進口的中心,2013年佔全球煤炭需求的一半以上。
範德胡芬呼籲增加碳捕獲和封存技術的應用,並建造更高效的燃煤發電廠。
她說:“從南非到東南亞,正在建設新的發電廠,但其中太多是基於幾十年前的技術。“遺憾的是,它們將在未來許多年內低效地燃燒煤炭。”
本文經氣候中心許可轉載。該文章於2015年1月21日首次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