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再創新高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的近期增長有所放緩,但要避免危險的升溫,仍需大幅削減排放量

科學家表示,全球碳排放量預計將在2019年創下歷史新高,打破2018年創下的此前記錄。

到今年年底,工業活動和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排放量估計將向大氣中排放368億公噸的二氧化碳。包括農業和土地利用在內,所有人類活動產生的碳排放總量可能達到約431億噸。

這些估算值是昨晚由全球碳專案釋出的一份新報告中公佈的,該專案是一個致力於追蹤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研究聯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可以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重要故事。


這些發現,以及關於扭轉全球碳排放增長的建議,在各種期刊上發表的三篇獨立論文中進行了介紹。今天還將在馬德里舉行的今年聯合國氣候談判中展示。

也有一些好訊息。作者預計今年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將大幅放緩。2018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排放量在全球範圍內增長了約2%。他們預測,2019年全年的增幅僅為0.6%。

部分放緩可以歸因於美國和歐洲大部分地區煤炭使用量的下降,以及今年其他主要煤炭消費國的增長低於預期。

全球碳專案的執行主任佩普·卡納德爾表示,“我們預計今年美國將下降10%”,“遠高於之前的下降水平。”

卡納德爾說,到年底,歐盟的煤炭排放量下降幅度將與美國大致相同,而印度和中國都出現了強勁增長,但增速低於以往。

全球碳專案估計2019年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將增長0.6%,卡納德爾表示這是一個“初步”估計,“但這大約是我們前幾年所看到的增長率的三分之一,所以這實際上是一個相當大的放緩。”

不過,現在判斷這種放緩是否會在長期內持續下去還為時過早。其他最近的短期趨勢引發了暫時的樂觀情緒,但很快又逆轉了。

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全球碳排放量基本持平,令人希望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已永久達到峰值。但排放量在2017年開始再次上升,並一直增長到今年。

而且,隨著排放量持續上升的每一年,巴黎協定中概述的國際氣候目標都變得更難實現。就在上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釋出了一份嚴峻的報告,警告說,為了將全球氣溫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的2攝氏度以內,未來十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下降25%(氣候連線,11月26日)。

為了達到更雄心勃勃的1.5攝氏度目標,排放量需要下降55%。

卡納德爾在昨天向記者通報情況時表示,他的小組同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近得出的結論,即大氣中工業溫室氣體的濃度上升速度仍然過快,國際社會為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所做的努力難以成功。

卡納德爾在談到其團隊的研究時說:“最重要的結果是,我們人類所有活動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又一次出現增長。”“我認為,此時此刻承認,排放量每增加一年,就使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變得更加困難,這一點非常重要。”

為了強調這一觀點,世界氣象組織釋出了一份關於2019年氣候和天氣狀況的“臨時宣告”,旨在讓聚集在馬德里參加圍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最新談判的代表們看到。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其資料顯示,2019年的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時代高出約1.1攝氏度。塔斯馬尼亞大學教授皮特·斯特拉頓表示,世界氣象組織的資料證明大氣中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濃度很高,這表明,僅僅大幅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不足以阻止升溫3攝氏度。

斯特拉頓說:“如果沒有大規模的排放捕獲和儲存,以及大規模的減排,地球不可能保持在3攝氏度以下。” “政府和個人都需要迅速採取行動。”

天然氣成為焦點

儘管特朗普政府強調煤炭,並在過去三年中放寬了各種環境法規,但美國排放量仍在繼續下降。報告發現,今年下降了約1.7%,過去15年平均每年下降約1%。

這主要是煤炭使用量下降的結果。不過,這些減排被天然氣消費量的持續增加部分抵消了。

這不僅僅是美國的趨勢。報告指出,自2012年以來,儘管天然氣的碳排放強度低於煤炭和石油,但它一直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驅動因素。

該報告表明,2019年全球煤炭使用造成的排放量將下降0.9%。與此同時,石油消費造成的排放量將增長0.9%,天然氣造成的排放量將增長2.6%。

“既然我們在煤炭方面取得了進展,特別是在一些國家,我們還需要在石油和天然氣方面取得進展,”挪威國際氣候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新報告的共同作者格倫·彼得斯在前往馬德里會議途中透過電子郵件傳送給E&E新聞。“天然氣的增長速度相對較快,甚至還在加速,這有點令人擔憂。”

相對廉價的天然氣的擴張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和歐洲煤炭持續下降的原因。一些專家認為,這種碳排放強度低於煤炭的燃料可以作為通向清潔能源的橋樑,幫助促進向太陽能和風能等零碳可再生能源的過渡。

但要實現這一目標,可再生能源必須開始取代化石燃料,而不僅僅是增加更多的能源,斯坦福大學科學家、全球碳專案的另一位貢獻者羅布·傑克遜說。

他對E&E新聞說:“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都在取代煤炭的兩個地方是美國和歐洲。” 但在世界其他地方,他說,“大部分正在燃燒的新天然氣並沒有取代煤炭,它正在為人們提供新的能源。”

亞洲大部分地區,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煤炭消費量的持續增長仍然是全球氣候行動的主要挑戰。

彼得斯指出:“在煤炭設施還很年輕的國家,要將煤炭清除出系統,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簡單地用天然氣取代煤炭也將鎖定持續的排放,所以我們不能對天然氣視而不見。”

新的評估報告的作者指出,為了以保持全球氣候目標在軌道上所需的速率減少全球排放,對全球能源和運輸系統進行大規模的改革仍然是必要的。

傑克遜說:“我們需要減少使用,我們需要多走路,多騎腳踏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他指出,他對電力部門的變化和可再生能源的持續增長感到樂觀,但他補充說,電動汽車和碳捕獲和儲存技術的推廣需要更多的關注。

他說:“儘管世界各地的排放增長放緩,但我們的二氧化碳汙染量仍然創下了新紀錄。” “對此我們很難感到高興。”

經E&E新聞許可,轉載自氣候連線。E&E在www.eenews.net上提供每日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

Chelsea Harvey covers climate science for Climatewire. She tracks the big questions being asked by researchers and explains what's known, and what needs to be, about global temperatures. Chelsea began writing about climate science in 2014. Her work has appeared in The Washington Post, Popular Science, Men's Journal and others.

More by Chelsea Harvey

E&E News provides essenti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 news for professionals.

More by E&E 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