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外星地球”可能距離我們13光年

天文學家估計,銀河系中散佈著45億顆類地行星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天文學家今天(2月6日)宣佈,一顆類地外星行星可能就存在於我們太陽系的後院,距離我們僅約13光年。

不過,這個數字只是一個估計值,並非基於系外行星的發現。

研究人員使用了美國宇航局的行星搜尋利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的資料,該望遠鏡同時觀測超過15萬顆恆星。開普勒透過測量當行星從儀器視角經過恆星表面時引起的短暫亮度下降來探測行星,這個過程也稱為凌日。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當今世界正在塑造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該團隊提取了3897顆紅矮星(比我們太陽更暗更小的恆星)的樣本,並確定開普勒已經發現了95顆圍繞它們執行的系外行星候選者。其中三個候選者的大小與地球大致相同,並且在其恆星的“宜居帶”內執行,那裡可能存在液態水(以及我們所知的生命)。[“外星地球”應該圍繞附近的恆星執行(影片)]

研究人員指出,開普勒無法探測到它所觀測的每顆恆星周圍的每一顆行星。許多行星的執行軌道不在開普勒觀測凌日的正確平面上,並且其他行星的訊號可能被紅矮星固有的亮度變化所掩蓋。

天文學家說,考慮到這一點,銀河系中大約6%的紅矮星應該擁有類地行星。

由於銀河系1000億顆恆星中約有75%是紅矮星,這意味著整個銀河系中估計散佈著45億顆“外星地球”。然而,研究團隊強調,這只是一個暫定數字,因為恆星的分佈差異很大。

 

根據附近恆星研究聯盟(由佐治亞州立大學領導的國際天文學小組)進行的單獨調查,在距離太陽30光年範圍內,有248顆紅矮星。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利用這些資訊來找出我們需要距離地球多遠才能找到像我們自己的行星。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首席作者考特尼·德雷辛在今天的新聞釋出會上說:“希望它應該在13光年之內。”

她補充說,如果銀河系有美國那麼大,那麼13光年就相當於在紐約市的中央公園散步。

當科學家將標準的95%置信區間應用於他們的計算時,估計的距離增加到21光年。

距離地球最近的紅矮星是比鄰星,它位於距離我們4.2光年的半人馬座阿爾法三星系統中。

去年10月,科學家宣佈發現了一顆圍繞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b執行的地球大小(雖然熱得像地獄一樣)的行星,它是該系統中的另一顆恆星。目前尚未在比鄰星周圍發現任何行星。

版權所有 2013 SPACE.com,TechMediaNetwork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授權,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

Elizabeth Howell (she/her), Ph.D., is a staff writer in the spaceflight channel since 2022 covering diversity, education and gaming as well. She was contributing writer for Space.com for 10 years before joining full-time.

More by Elizabeth Howell

SPACE.com is the premier source of space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astronomy news, chronicling (and celebrating) humanity's ongoing expansion across the final frontier.

More by SPAC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