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96年多莉羊誕生以來,出於生殖目的的人類克隆似乎已不可避免。儘管過去曾有對此類成就的可疑宣告——包括一家由不明飛行物崇拜組織支援的公司提出的宣告——但除了自然出生的同卵雙胞胎之外,尚未製造出人類克隆。儘管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取得了成功,但事實證明,這個過程在人類身上要困難得多——這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欣慰,而另一些人感到失望。
科學家透過將卵細胞的細胞核替換為來自另一個個體的細胞核來產生克隆。他們已經克隆了人類胚胎,但沒有一個成功地生長到早期階段以上,在早期階段,它們是被稱為桑葚胚的實心細胞球——轉移細胞核的行為可能會擾亂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正確排列的能力。“每當你克隆一個新物種時,都會有一個學習曲線,而對於人類來說,獲得足夠高質量的卵細胞來學習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位於馬薩諸塞州伍斯特市的先進細胞技術公司的羅伯特·蘭扎說,他在2001年因首次克隆人類胚胎而成為頭條新聞。特別棘手的步驟包括髮現正確的時間和化學物質混合物,以正確地重新程式設計細胞。
蘭扎指出,即使經過反覆實踐,大約25%的克隆動物也會出現明顯的缺陷——在重新程式設計、培養或處理胚胎過程中的小失誤都可能導致發育錯誤。蘭扎說,嘗試克隆人類將是非常危險的,“就像把一個嬰兒送入太空,乘坐一枚有50%機率爆炸的火箭一樣。”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即使假設技術萬無一失,倫理問題仍然存在。例如,人們可以在不知情或未經同意的情況下被克隆嗎?另一方面,哈佛醫學院的分子技術專家喬治·M·丘奇說,克隆體可能會過上更充實的生活,因為它“真正地從”原版“學習”。“比如說,如果我25歲時意識到自己有很好的音樂天賦,但從未上過音樂課,我可以告訴我雙胞胎在5歲時嘗試一下。”
人類克隆的可能性可能也不僅限於智人。科學家可能很快就會完全測序尼安德特人基因組。丘奇認為,儘管DNA在化石化過程中會受損,但一塊極好的化石可以產生足夠的分子來生成可克隆的基因組。考慮到子宮環境和妊娠期等因素可能不匹配,將克隆的已滅絕物種在現代物種中產生成熟比正常克隆更具挑戰性。迄今為止,唯一克隆的已滅絕動物——布卡多,一種於2000年滅絕的野山羊——因肺部缺陷在出生後立即死亡。
在美國,並非所有州都禁止人類生殖性克隆。《聯合國》通過了一項不具約束力的禁令。蘭扎推測,如果人類克隆真的發生,它將“發生在世界上限制較少的地區——可能由一些富有的古怪人士進行”。我們會驚恐地退縮,還是像接受體外受精一樣逐漸接受克隆?當然,開發創造生命的新方法將迫使我們思考運用如此巨大的科學力量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