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最初認為人體只包含一個分子鐘(深埋在大腦中),該分子鐘負責將關鍵生理功能與地球上的一天24小時週期同步。但是,正如Keith Summa 和 Fred Turek 在二月份的《大眾科學》中寫道,人體實際上有許多細胞鍾分散在其組織中——在肝臟、胰腺和其他地方。任何次級時鐘的紊亂都可能增加個體患心臟病、糖尿病或抑鬱症等疾病的風險。
以下影片提供了 20 分鐘的概述,介紹了研究人員迄今為止發現的關於地球上所有生命——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哺乳動物——如何計時的資訊。該影片重點介紹了長期神經科學家 Joseph Takahashi 的工作,他目前在達拉斯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領導一個實驗室。Takahashi 和 Turek 都是 1997 年分離出哺乳動物第一個晝夜節律基因的團隊成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報道。
更引人入勝的視覺效果之一是主時鐘在大腦內部滴答計時的延時錄影。(該錄影實際上代表了一種特定蛋白質的波動,該蛋白質根據外部是亮還是暗來開啟或關閉某些基因。)但是,正如 Takahashi 明確指出的那樣,這種計時機制幾乎存在於身體的每個細胞中——他用另一個皮膚細胞開合振盪的影片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下次您決定熬夜盯著智慧手機來擾亂您的生物鐘時,請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