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新的天氣“常態”

隨著新十年的開始,研究人員正在收集資料,這將重新定義美國的天氣模式平均值。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隨著新十年的開始,研究人員正在收集資料,這將重新定義美國的天氣模式平均值。

“新常態”將更新溫度、降雨和降雪的平均值。氣候常態基於特定地區30年期間的天氣模式。根據國際協議,國家氣候資料中心每十年釋出一次全國10000個地區的新溫度、降雨和降雪常態。

這聽起來可能像是一項學術或實驗室練習,但對於一些商人、公用事業監管機構、野生動物機構和其他人來說,調整“正常”的含義可能意味著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包括未來的銷售和預算問題,以及鳴禽和鱒魚的困境。

當前的常態依賴於1971年至2000年間發生的天氣模式。新的常態將於今年晚些時候釋出,將剔除20世紀70年代(氣溫較低的十年),並加入有史以來最熱的十年,即21世紀00年代。

“這兩個十年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異,”NCDC的氣候常態專案經理安東尼·阿古茲說。“大多數地區的平均氣溫將會略高一些。”

也許最重要的是,中西部上游地區的冬季平均氣溫將升高。阿古茲預計,1月份中西部上游地區的氣溫將變化1至2.5華氏度。比較20世紀70年代和過去十年1月份最低氣溫和7月份最高氣溫的初步資料還顯示,美國西部地區夏季氣溫升高。包括密蘇里州和俄克拉荷馬州在內的美國中南部地區整體夏季氣溫略有下降約半度,但阿古茲淡化了其重要性。

降雨和降雪的平均值預計也將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但現在判斷變化幅度還為時過早。阿古茲指出,西部地區普遍乾燥,但他不確定其規模。他預計降水量的變化不會像氣溫那樣大。

隨著這些變化而來的是,依賴常態的行業和組織受到明顯的的影響。

各行業預測變化
除了每天的天氣預報員之外,農民和旅行社也是依賴氣候常態的眾多人之一。瞭解氣候平均值可以幫助確定農作物的生產力或最適合海灘度假的天氣。

電力公司嚴重依賴常態。一些州使用常態來監管天然氣和電力公司,但許多公用事業公司無論如何都以1971-2000年的常態為基礎制定費率。近年來,常態無法跟上氣候變暖的步伐,損害了一些電力公司。從這個意義上說,當新的常態生效時,許多人會感到欣慰。

“公用事業公司一直在等待20世紀70年代的常態被淘汰,”阿古茲說。

但有些人等不及了,開始計算他們自己的常態。

其中一個例子是Consumers Energy,該公司為密歇根州的大部分地區提供天然氣和電力。長期以來,該公司使用30年的常態來預測未來一年的銷售額。問題在於,前幾年的平均氣溫遠低於近年。氣溫升高帶來的收入低於預期。

簡而言之,銷售預測與天氣不符。

“如果你使用包含大量寒冷天氣的較舊常態,就會迫使你的銷售影響變高,”Consumers Energy的天然氣銷售預測員琳達·克拉克說。

Consumers Energy現在依賴15年的常態,這只是對NCDC最近幾年資料的平均值。克拉克說,切換到15年的常態使她的預測更好,儘管它們並沒有免受嚴峻的經濟形勢的影響。在每年年底,她會將上一年的實際銷售額與她使用15年和30年常態的初始預測進行比較。她說,四分之三的情況下,15年常態更可靠。

但是,隨著常態縮短,存在低估氣候記錄變化的風險。即使是更新的30年常態也會掩蓋近期歷史中一些溫度變化。

“當人們切換到1981-2010年的標準時,氣候變化的影響將不會那麼明顯,”阿古茲說。

其他公用事業公司多年前就採用了替代常態。Xcel Energy在包括明尼蘇達州、科羅拉多州和達科他州在內的八個不同州提供電力,它在近20年前開始使用20年的常態。它們在每年年初更新,將前一年的氣溫新增到平均值中。

替代常態
公用事業公司並不是唯一轉向其他研究以瞭解未來趨勢的組織。田納西州野生動物資源機構最近釋出了一份氣候變化報告,預測未來50年該州的平均氣溫將升高5度。

該機構的報告旨在闡明氣候變暖將對田納西州的物種及其棲息地產生的影響。報告發現,氣候變暖可能會影響其遷徙鳴禽的路徑,並威脅到其唯一的本地鱒魚的滅絕。

就NCDC而言,它正在研究確定新型常態的其他方法,以便與30年平均值進行比較。由於許多組織使用常態來規劃未來,一種方法可能是每年而不是每十年更新一次常態。

另一種方法將側重於重大的氣候趨勢,以幫助確定常態的基礎時間更短。第三種方法是開發一個“鉸鏈”,將常態置於1975年以來的線性趨勢上,阿古茲說1975年是氣溫開始上升的一年。在這種情況下,當氣溫升高時,常態會上升,而當氣溫降低時,常態會下降。

這些以及其他七八種潛在的替代方案都取決於NCDC是否獲得最近申請的資助。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它們最早將在2013年可用。

新的常態計劃分階段釋出,第一批計劃於6月釋出,第二批計劃於年底釋出。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通訊社。www.eenews.net, 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