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科學家們長期以來認識到,大型山脈的出現會產生氣候變化。新的研究表明,反之亦然。在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份報告中,研究人員提出,寒冷的海水和乾燥的天氣幫助將安第斯山脈推向天空。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高約四公里,是世界上最雄偉的山峰之一。與其他較小的山脈一樣,它們位於兩個構造板塊的邊界上,這兩個板塊的俯衝將地球向上推。但是,安第斯山脈是如何達到如此巨大的規模還需要進一步的解釋。
牛津大學的西蒙·蘭姆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保羅·戴維斯認為,這就是氣候的作用所在。作者認為,所謂的秘魯-智利洋流系統中的水冷卻(據推測是始新世時期大約在4000萬年前開始的全球降溫階段的後果)引發了南美洲西海岸的乾燥。他們認為,由此導致的降雨量減少將大大減少衝刷到水下板塊交介面的沉積物量,使其失去潤滑作用。反過來,這產生了“將剪下應力提高到足以向上推升和支撐高聳的安第斯山脈的水平”的效果。——凱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