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連線 | 紐約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週二啟動了一項新計劃,旨在團結各國採取更強有力的氣候行動 — 並將全球變暖控制在 1.5 攝氏度以下。
該計劃被稱為“2025 年氣候承諾”,重點是加強各國明年將根據《巴黎氣候協定》更新的碳減排承諾。這是開發署氣候承諾計劃的最新階段,該計劃與 128 個國家合作開展了 2020 年的承諾 — 即國家自主貢獻 (NDC)。
“未來兩年是我們全球社會糾正集體道路,並確保升溫保持在 1.5 攝氏度以下,從而避免氣候變化最壞影響的最佳機會之一,”開發署署長阿奇姆·施泰納週二在紐約舉行的倡議啟動活動上表示。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科學家警告說,1.5 度目標 — 《巴黎協定》最雄心勃勃的目標 — 實際上已經遙不可及。全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努力進展不夠快,許多專家表示,世界幾乎肯定會至少暫時突破這一閾值。
這是世界各國領導人的公開資訊與科學家關於突破 1.5 度目標迫在眉睫的警告之間日益擴大的分歧的最新例證。這種脫節引發了關於世界各國領導人應該如何 — 以及是否應該 — 傳達突破可能性日益增長的資訊的問題。
“遲早,如果政策制定者想要堅持 1.5 攝氏度目標,他們將不得不接受‘突破故事’,”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的氣候政策專家奧利弗·格登在給 POLITICO 的 E&E 新聞的電子郵件中表示。
格登補充說,如果世界各國領導人接受突破的可能性,他們就可以開始考慮扭轉局面的方法。世界有可能暫時超過 1.5 度目標,然後利用技術手段將全球氣溫降下來 — 例如,透過將二氧化碳從大氣中吸出來,這是一種稱為“負排放”的策略。
大多數潛在的全球降溫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仍未經證實,這使得它們成為一種不確定的解決方案。格登說,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技術是否在任何時候都可行。
但“負排放”策略是少數幾種可以在突破後保持 1.5 度目標仍然有效的措施之一。
這意味著政策制定者“需要計劃並傳達世界需要在 2050 年左右達到淨零排放後實現淨負二氧化碳排放,”格登說。
但其他專家認為,即使突破變得不可避免,圍繞 1.5 度目標的公開資訊也不應改變。世界仍然必須繼續迅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儘可能接近原始目標。
南非金山大學的研究員勞拉·佩雷拉說:“無論你的目標是 1.5 度還是 2 度,你都需要做同樣的事情。” “只是如果你現在採取行動並足夠迅速地做到這一點,你就可以實現 1.5 度。”
一些專家還擔心,宣佈突破不可避免也可能阻礙全球氣候行動計劃的勢頭。
佩雷拉說:“一旦你舉手投降說,‘哦,我們要突破了,’你就不會進行關於真正需要改變的艱難討論。”
“變得不可避免”
隨著 1.5 度閾值的臨近,這場辯論可能會愈演愈烈。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全球變暖問題權威機構)表示,為了將升溫控制在 1.5 度以下,全球排放量必須在 2025 年之前達到峰值,然後在 2030 年之前大幅下降 42%。然後,世界需要在 2050 年左右實現淨零排放。
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科學家尼科·溫德林在電子郵件中表示:“關於 1.5 攝氏度目標的可實現性,真正具有變革意義的行動仍然是必要的,以便能夠在沒有至少暫時突破的情況下實現 1.5 攝氏度目標。”
溫德林補充說,人類社會只能排放有限量的額外碳,而不會突破目標,研究表明,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沒有迅速而急劇地下降,地球很可能在未來五年內耗盡該預算。
因此,他說,雖然並非不可能,但世界要及時實現淨零排放以避免 1.5 度升溫是“極其雄心勃勃的”。
他說,世界仍然可以在短暫突破目標後將升溫限制在 1.5 度以內。但隨著地球每升高一度的一小部分,氣候變化的影響都會加劇。而且,即使全球氣溫後來下降,一些後果(如海平面上升或動植物滅絕)一旦發生就無法輕易逆轉。
因此,科學家說,如果世界真的突破了 1.5 度,那麼儘可能限制突破幅度至關重要。
這是氣候專家日益關注的問題。科學家多年來一直在悄悄警告說,世界不太可能實現 1.5 度目標。但在過去幾年裡,他們的資訊變得更加緊迫。
在 2022 年 4 月舉行的 IPCC 最新主要評估報告的第三份也是最後一份報告的釋出會上,科學家們坦誠地談到了迫在眉睫的風險。
帝國理工學院能源專家、IPCC 報告工作組聯合主席吉姆·斯基亞在 2022 年關於調查結果的虛擬釋出會上說:“我們幾乎不可避免地至少會暫時突破 1.5 度。”
另一份聯合國 2022 年的報告警告說,各國的碳減排承諾過於薄弱,截至當時,“沒有實現 1.5 攝氏度的可靠途徑”。 2023 年排放差距報告於 11 月釋出,重申在未來六年內未能充分減少排放將使“不可能將升溫限制在 1.5 攝氏度以內,且沒有或有限的突破”。
去年 12 月,國際頂尖科學家向聯合國提交了一份年度報告,內容是關於當年最重要的氣候見解。報告的結論是,突破 1.5 度目標“正變得不可避免”。
報告指出,立即、徹底和變革性的行動在技術上仍然可以保持目標的活力。但可能性正在降低意味著世界各國領導人還必須努力盡可能地減少突破幅度。
報告警告說:“各國政府、企業和其他行動者現在必須專注於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破的幅度和持續時間,同時仍然採取行動避免突破。”
保持目標的活力
聯合國的資訊仍然側重於將升溫控制在 1.5 度以下 — 始終如此。
開發署署長施泰納在週二的氣候承諾啟動儀式上說:“我們認為,值得嘗試透過國家自主貢獻將世界團結起來,以實現至少在可能性範圍內的 1.5 攝氏度情景。”
這項新倡議旨在使下一輪國家承諾與 IPCC 關於將升溫控制在 1.5 度以下的要求相一致。該計劃採取三管齊下的方法,旨在幫助各國加大雄心,加快進展,並提高其氣候計劃的包容性,承認全球變暖對土著社群和其他弱勢群體的不成比例的影響。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週二的啟動活動上說:“對於 1.5 度限制來說,這是成敗在此一舉。” “今天,人類每年排放超過 400 億噸二氧化碳。 按照這個速度,地球很快就會被推過 1.5 度限制。 各國雄心勃勃的新的國家氣候計劃 — 明年到期 — 對於避免這場災難至關重要。”
開發署全球氣候變化主任卡西·弗林在週二的啟動儀式上說,當《巴黎協定》於 2015 年首次透過時,科學家估計世界正朝著全球變暖約 3.5 度的方向發展。 但自那時以來,世界已經取得了進展 — 目前的巴黎氣候承諾與升溫約 2.5 度相符。
她說,下一輪國家貢獻仍然可以將這一軌跡再降低一度。
從技術上講,世界可以按照將全球變暖控制在 1.5 度以下的標準來減少排放。但這將需要在創紀錄的時間內對全球經濟進行大力改革,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
許多科學家表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但至少在未來幾年內,實現該目標在技術上仍然是可行的 — 這使得避免突破的想法目前仍然存在。
佩雷拉說:“保持在 1.5 度以下的目標在突破之前仍然有效。” “你總是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事物。”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 E&E News。版權所有 2024 年。E&E News 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