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各地的城市中,低收入居民和有色人種更可能居住在最熱的社群,這使他們面臨更大的與高溫相關的疾病和死亡風險。
昨天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年度秋季會議上展示的三項研究強調了這個令人警醒的觀點。
“城市規劃和設計、環境種族主義以及諸如紅線政策等直接導致的城市高溫暴露差異確實存在,”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環境政策專家、其中一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安吉爾·徐說。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現在我們有了證據和定量資料來表明,這些模式並非孤立於個案研究或臨時軼事證據,而實際上它們是廣泛的、普遍的和一致的。”
城市高溫的危害是眾所周知的。城市中心通常比周圍的農村地區明顯更熱——在某些情況下甚至高達幾度。
這是一種被稱為“城市熱島效應”的現象。原因有很多,並非總是每個城市都相同。但這通常是植被減少和人口密度增加的結合,密集的建築物和許多深色表面有助於吸收熱量。
這意味著同一城市內的不同社群可能比其他社群更熱。
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最熱社群的居民通常主要是低收入人群和有色人種。
徐的研究調查了美國175個城市,每個城市人口超過25萬。它比較了每個城市的城市夏季高溫和人口統計資料,包括種族和民族、年齡和收入。
在這些城市中的97%中,有色人種比白人居民更可能居住在更熱的社群。平均而言,他們暴露在溫度高出整整 1 攝氏度或近 2 華氏度的環境中。
在這些城市中的 94% 中,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家庭也存在類似的趨勢。
第二項研究查看了美國 400 多個縣的資料,得出了類似的結論。研究人員發現,在分析的 80% 的縣中,最低收入居民暴露在明顯高於最高收入居民的溫度下。
當收入保持相等時,他們發現,在超過一半的縣中,有色人種仍然比白人居民暴露在更高的溫度下。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主要研究作者蘇珊娜·本茨表示,這些差異似乎與三個主要因素有關。人口密度較高、植被較少和建築面積較多的社群往往更熱。
種族主義和城市設計
在全國各地,社群設計方面的差異根植於長期的種族主義“紅線”做法和根深蒂固的居住隔離。
紅線是指一種歧視性做法,貸款人拒絕在少數族裔人口眾多的社群提供抵押貸款。儘管這種做法在 1968 年被《公平住房法》取締,但其影響在幾十年後仍然顯而易見。
昨天在 AGU 會議上展示的第三項研究考察了弗吉尼亞州五個城市的紅線與城市高溫之間的聯絡。研究發現,劃紅線的社群明顯比未劃紅線的社群更溫暖。
自 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這些模式變化不大,表明這些社群的差異“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並且鎖定了這些差異”,馬裡華盛頓大學本科生、主要研究作者艾莉森·格蘭特說。
格蘭特的研究還發現,高溫差異與城市設計有關。較熱的社群比其較涼爽的社群擁有更多的道路和建築物。
這三項研究尚未在期刊上發表,這意味著它們尚未經過正式的同行評審過程。總的來說,城市高溫不平等現象的研究不如其他環境不平等現象,例如暴露於汙染或毒素。
但隨著城市氣溫升高,這個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最近的其他幾項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例如,一月份發表在期刊Climate上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在全國各地的城市中,劃紅線區域往往比未劃紅線區域更溫暖(Climatewire,1 月 21 日)。
徐與人合著了一篇早期研究,該研究去年發表在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研究了全球 25 個城市的社群層面資料。在近四分之三的研究區域中,低收入社群比富裕社群暴露於更高的熱量中。
與高溫相關的疾病每年導致美國數百人死亡,而且隨著氣溫升高,這些風險預計會增加。研究表明,極端高溫事件在未來將變得更加頻繁和更加強烈,更多的人將暴露於嚴重的熱浪中(Climatewire,8 月 18 日)。
社群層面差異的解決方案因地而異,具體取決於當地氣候和城市的獨特特徵。在某些地方,種植更多的植被可能會有所幫助。在屋頂或道路上安裝可以幫助將陽光反射出去的反射表面是另一種潛在工具。
“城市熱島管理沒有一種萬能的解決方案,”徐說。“你必須考慮你所在的位置以及什麼是可行的。”
但瞭解差異在哪裡,以及哪些社群風險最大,是第一步。
“氣候變化是不可避免的,我們今天已經看到了它的影響,”馬裡華盛頓大學的格蘭特說。“但我們現在需要做的是弄清楚這些社群在哪裡掙扎,以及需要做些什麼來使它們更能適應極端高溫的影響。”
轉載自 Climatewire,經 E&E News 許可。E&E 在www.eenews.net上提供每日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