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營利組織德國觀察的新發現顯示,在過去的二十年中,近五十萬人(主要來自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死於與氣候災害相關的狀況。
在其本週釋出的年度“全球氣候風險指數”報告中,德國觀察認定美國領土波多黎各在2000年至2019年期間遭受了此類災害的最大影響。
緊隨其後的是東南亞的緬甸和距佛羅里達群島僅700海里的海地,熱帶風暴和其他氣候壓力因素威脅著該國長期存在的政治、經濟、環境和健康危機。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2000年至2019年間,氣候災害排名前十的國家還包括菲律賓、莫三比克、巴哈馬、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泰國和尼泊爾。分析的國家總損失估計為2.5萬億美元。
作者表示,該指數首次不包括波多黎各以外的美國,因為基本資料庫缺乏關於美國的資訊。德國觀察稱,波多黎各的資料是獨立收集的。
該組織表示,像美國和許多歐洲國家這樣的富裕國家也面臨著重大的氣候風險,但通常擁有更多的資源來減輕這些影響並實施風險降低策略。
“發達國家也受到影響,它們必須非常緊急地加強其減緩和適應行動。然而,發展中國家遭受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更為嚴重,”德國觀察氣候變化適應和人權高階顧問維拉·庫恩澤爾在德國舉行的週一新聞釋出會上說。
在其2020年的報告中,美國在1999年至2018年間的氣候災害影響在所有國家中排名第27位。如果2021年的報告中包含美國資料,極端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將大約高出1萬億美元。
與往年一樣,2021年的報告基於全球最大的再保險公司之一慕尼黑再保險的資料。該分析考慮了風暴、洪水和熱浪等事件,但不包括海平面上升、海洋變暖和冰川融化等“緩慢發生風險”,報告的合著者、德國觀察氣候融資和投資政策顧問大衛·埃克斯坦說。
2000年至2019年間,全球發生了大約11000起極端天氣災害。這些事件導致160多個國家大約475,000人死亡,經濟損失達2.5萬億美元。
對於2019年這一年,根據聯合國分類,受極端天氣影響最嚴重的10個國家中,有一半被列為中低收入國家。德國觀察稱,莫三比克、辛巴威和巴哈馬在當年感受到了最大的氣候影響,所有這些國家都遭受了風暴的嚴重損失。
雖然該指數揭示了氣候變暖在各大洲的影響,但也為拜登政府發出了政策訊號,因為美國希望恢復其在氣候參與國家中的地位。
外交關係委員會能源和環境高階研究員、氣候適應力專家愛麗絲·希爾表示,極端事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造成的重大破壞對美國具有國家安全影響。這是因為政府可能會因自然災害而動盪,往往會導致更廣泛的政治、社會和經濟問題。
“這些是人類安全問題,”希爾說。“如果政府應對失敗,就會為不良行為者、有組織犯罪和腐敗分子開啟機會之窗。向欠發達國家伸出援手符合我們自身的利益。”
極端事件造成的人口流離失所也可能引發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因為“倖存的移民”逃離被風暴、洪水、乾旱和其他災害摧毀的地區。
埃克斯坦警告說,該指數依賴於過去事件的資料,並非旨在對未來的氣候情景進行預測。
“儘管如此,該指數顯示了一個強有力的故事,並顯示了各國應將其理解為警告訊號的極端天氣事件的暴露和脆弱程度,”他說。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E&E 新聞。版權所有 2021年。 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