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以下文章經許可轉載自對話,這是一個報道最新研究的線上出版物。
2013年2月,期刊《心理學前沿》發表了一篇同行評議的論文,該論文發現,拒絕氣候科學的人更可能相信陰謀論。不出所料,這些人不喜歡這樣。
這篇我幫助進行同行評議的論文名為“遞迴憤怒:部落格圈中對陰謀論意識研究的陰謀論意識反應”。認知科學家斯蒂芬·萊萬多夫斯基和他的同事在文中調查並分析了氣候懷疑論者部落格對其早期關於氣候否認工作的強烈抗議。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早期的研究也曾將氣候否認與陰謀論思維聯絡起來。因此,博主們透過以更多的陰謀論來回應,反而證明了研究人員的觀點。
然而,在《遞迴憤怒》發表後不久,訴訟威脅開始湧入,期刊撤下了這篇論文(它仍然可以在西澳大利亞大學的網站上找到,萊萬多夫斯基在那裡進行了這項研究)。
隨後進行了漫長的調查,最終發現這篇論文在科學和倫理上都是合理的。然而,在今年3月21日,《前沿》由於法律威脅撤回了這篇論文。
這一事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證據,表明誹謗訴訟的威脅對科學研究產生了寒蟬效應。
法律背景“不夠明確”
在宣佈撤稿時,《前沿》發表了以下宣告
鑑於在上述原創研究文章發表後收到少量投訴,《前沿》對該作品的學術、倫理和法律方面進行了詳細調查。這項調查未發現該研究的學術和倫理方面存在任何問題。然而,調查確定法律背景不夠明確,因此《前沿》希望撤回已發表的文章。作者理解這一決定,儘管他們堅持自己的文章,並對法律因素可能造成的學術自由限制表示遺憾。
《遞迴憤怒》的撤稿引起了科學界的強烈批評。
在私下討論中,我瞭解到許多向《前沿》提交作品的科學家紛紛致信,表達他們對撤稿的失望,並尋求保證,他們的研究不會在類似情況下被撤回。
其他研究人員公開表達了他們的抗議。一位科學家在她的《前沿》個人資料頁面上列出了23篇同行評議的科學出版物,她直言不諱地質疑了該期刊的判斷以及在撤稿宣告下發表的評論中對學術自由的承諾
我感到震驚,看到一篇科學論文因為誹謗威脅而被編輯撤稿。科學編輯的基本職責應包括捍衛學術自由。我當然期望我的報紙捍衛新聞自由;難道科學出版物現在的標準降低了嗎?
內幕故事
作為萊萬多夫斯基論文的同行評議者之一,我也對其撤稿深感失望。在這裡,我將分享我在審稿、發表和撤稿過程中的經驗,併為這個故事提供更多背景資訊。
去年年初,我接受了期刊的邀請,審閱《遞迴憤怒》,這是一篇對氣候否認者*釋出的博文進行的敘事分析,這些博文是對萊萬多夫斯基早期工作的回應,他在早期工作中與其同事表明,認可自由市場經濟和傾向於陰謀論思維是拒絕科學的促成因素。
(*關於“否認者”一詞的用法說明。“否認”的定義是“拒絕接受某些不愉快或痛苦的事情是真的”——例如,“病人仍然在否認中。” 不少於97%的氣候科學家現在贊同關於氣候變化的現實、原因和重大風險的科學共識。“氣候變化否認者”或“氣候否認者”一詞描述的是拒絕氣候變化科學以及作為其基礎的大量證據的個人。它沒有超出此範圍的其他含義或內涵。)
《遞迴憤怒》在理論上是嚴謹的,方法論上是合理的,其分析和結論——重新審視並重申了陰謀論意識與拒絕科學之間的聯絡——是基於明確的證據。我確信這篇論文是一項紮實的學術成果,可以增進我們對科學否認的理解,並提高科學傳播的有效性,因此我建議發表。另外兩位獨立的審稿人也同意。
這篇論文點名並引用了幾個部落格和個人。在發表後不久,《前沿》收到了氣候否認者的投訴,他們聲稱他們在論文中被誹謗,並威脅要起訴該期刊,除非撤回論文。
在從其網站上撤下論文後,《前沿》開始了調查,並安排了一次電話會議,以便期刊經理、法律顧問、編輯和審稿人可以討論如何進行。
該期刊的律師,其位於英國(萊萬多夫斯基當時也住在那裡),非常擔心該期刊因誹謗而被起訴。當時,英國的誹謗法使科學家、同行評議期刊和記者在發表對公司、個人或產品的公正批評時,面臨可能傾家蕩產的訴訟。(在學術期刊出版的所有司法管轄區中,英國曆來是對誹謗索賠人最慷慨的地區之一。)這種情況在今年1月1日發生了變化,當時英國的誹謗法被修改,以扭轉對科學和合法公共辯論的寒蟬效應。索賠人現在必須證明他們遭受了“嚴重損害”才能提起法律訴訟。
但在2013年2月,該期刊沒有這種保護,律師對論文中兩句話提出了擔憂,這兩句話是訴訟威脅的主題。在20分鐘的電話會議結束時,我們都同意,如果作者對這兩句話進行細微修改,內容將保持不變,並且論文可以重新發表,而無需擔心成功的法律訴訟。
在電話結束前,包括我在內的三位學者辯稱,科學期刊絕不能每次有人威脅訴訟時都被勒索。為了回應我們的擔憂,期刊代表向我們保證,一旦按照約定修改了這兩句話,法律問題將被視為已解決。
然而,當期刊對研究的學術和倫理方面的調查拖延了一年多時,這篇論文仍然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最終,期刊得出結論,認為不存在學術或倫理方面的問題需要解答;與此同時,英國的2013年誹謗法案已經生效,透過賦予同行評議研究中包含的陳述特權,為科學期刊提供了更大的保護,使其免受訴訟威脅。
很難想象有一系列結果能夠更好地彌補《前沿》標記為關注事項的每個問題。因此,當聽到該期刊決定撤回論文,表面上的理由是“法律背景不夠明確”時,這真是一個巨大的震驚。
明顯的恐嚇
對於《前沿》來說,法律背景需要多麼明確才能挺身而出對抗恐嚇並捍衛學術自由?首先,電話會議中討論的兩句話已按照約定進行了修改,即使在前誹謗法下,這也讓期刊的律師感到滿意。其次,英國新的誹謗法為科學期刊提供了更大的保護,正是為了應對這種情況。
無論如何,期刊的管理層和編輯顯然受到了威脅要起訴的氣候否認者的恐嚇。因此,《前沿》屈服於他們的要求,撤回了論文,損害了自己的聲譽,並最終免費幫助了咄咄逼人的氣候否認者。
我本以為科學期刊會更有骨氣,尤其是在學術自由這一至關重要的問題上。
伊萊恩·麥克尤恩獲得了澳大利亞政府教育部頒發的澳大利亞研究生獎學金。這項獎學金使研究能夠符合公眾利益且不受既得利益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