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將在城市中解決——或者根本無法解決

當世界各國領導人在聯合國討論全球變暖時,市長們正在著手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 20 世紀 80 年代,中國城市深圳大約有 30 萬主要貧困人口。今天,這個最早經歷中國改革開放的城市擁有超過 1500 萬居民,並且還擁有中國歷史上的另一個第一——碳市場。深圳的減少全球變暖汙染的市場覆蓋了約 620 家制造商和其他行業,這些行業在 2013 年的整體增長率為 9%。買賣二氧化碳排放許可證導致製造業減少了 50 萬噸,並且用更清潔的能源取代煤炭為整個城市減少了 200 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中國最大的特大城市之一的副市長唐傑說:“如果你知道深圳可以做到這一點,那麼你就可以相信中國政府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他說,總體目標是儘快達到汙染峰值。“到2020年,我們的城市將跨過排放峰值。如果深圳可以達到這個峰值,我認為也許在10到15年內,整個中國都可以達到峰值。”
 
深圳如此——北京、重慶和上海,所有中國城市都在進行新的碳市場實驗——中國也是如此。當涉及到向天空排放二氧化碳時,中國如此,世界也是如此——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全球變暖汙染排放國,並且由於日益增長的煤炭習慣,12 億中國人現在的人均排放量與大約 5 億歐盟公民的人均排放量一樣多。
 
當世界各國領導人於 9 月 23 日在聯合國重申或公佈為應對氣候變化而採取行動的承諾時,實際行動正在城市中發生。這可能是中國濟南的替代燃料汽車、巴黎的電動汽車共享計劃,或者巴西庫裡蒂巴的快速公交車。也可能是紐約市大規模的改造舊建築計劃。在聯合國峰會上,代表 4.36 億人口的 228 個城市承諾,在新的全球“市長協議”下,今後每年避免超過 20 億噸的溫室氣體汙染。 25 個城市承諾減少從垃圾堆中滲出的甲烷汙染。
 
在同一會議上,美國和中國重申了先前的承諾。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錶示,美國將在 2020 年前將二氧化碳汙染減少到比 2005 年水平低 17%,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表示,中國將在 2020 年前將碳強度減少到比 2005 年水平低 45%。里約熱內盧市市長兼致力於應對氣候變化的 C40 城市集團主席愛德華多·佩斯說:“各國沒有兌現承諾。” “怎麼會有人反對優先考慮城市呢?”
 
全球各地的城市都在快速增長——世界上超過一半的 72 億人口現在居住在一個或另一個城市,預計到 2050 年,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將膨脹到 60 多億,其中大部分在非洲和亞洲。城市現在貢獻了全球經濟活動總量的四分之三,總額超過 50 萬億美元。城市居民至少要為一半的溫室氣體汙染負責——透過對供暖和製冷、食物、照明、娛樂和交通的需求。因此,城市在氣候變化方面的行動(或不作為)可能會決定全球變暖的最終結果。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和主任傑弗裡·薩克斯說:“未來在城市。”
 
世界城市化的決策也將塑造未來的氣候。世界資源研究所指出,僅僅因為交通運輸的需求,分散的亞特蘭大排放的溫室氣體是緊湊的巴塞羅那的 10 倍。如果新興城市效仿亞特蘭大模式,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炎熱。與此同時,隨著城市努力應對氣候變化,它們還將不得不解決城市貧困和不平等問題。印度人居研究所主任阿羅馬爾·雷維說:“如果我們在未來 15 年內錯過它,我們將創造又一代失落的人。”
 
C40 城市集團(現在有 69 個城市聯合起來應對氣候變化)釋出的研究表明,城市減少建築物、汽車和垃圾汙染的行動可以在未來 20 年內減少近 40 億噸的溫室氣體排放,到 2050 年減少 80 億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除了任何國家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市長們對他們所在城市的政策擁有更直接的控制權。紐約市市長比爾·德布拉西奧說:“我們有強大的選民,我們無法躲避——我們不想躲避。” “我們以國家領導人所沒有的方式受到問責。”
 
與此同時,城市正在競爭儘可能宜居。雖然北京可能擁有碳市場和從城市邊界消除燃煤的規定,但澳大利亞的墨爾本計劃在本十年末實現淨零排放。到 2025 年,哥本哈根希望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碳中和的首都——附近的薩姆索島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正如巴黎市長安妮·伊達爾戈所說,城市正在經歷一場“生態轉型”。在評論她所在城市的電動汽車共享計劃時,她說:“如果城市說我們不想要化石燃料汽車,那麼工業界就會提供。”聯合國宣佈的一項新的城市電動汽車倡議旨在將城市使用的電動汽車銷量在 2030 年之前至少增加到所有新車銷量的 30%。
 
市政府不僅有能力減緩氣候變化,而且還有動力——它們面臨著全球變暖威脅的首當其衝,例如海平面上升。佩斯說,城市處於這場“戰爭的前線”。 “受害者是城市居民。”
 
2012 年的颶風桑迪為紐約市帶來了未來氣候變化的預兆。市中心被淹沒,一片漆黑,甚至聯合國大樓本身也在這座城市 70 年的歷史上首次被洪水淹沒。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氣候變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問題。” “這不是遙遠的威脅。”
 
自 2005 年以來,在包括前市長布隆伯格(現任聯合國城市特使)發起並在德布拉西奧領導下繼續努力的幫助下,紐約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經減少了 19%。雖然各國領導人仍在泛泛地談論在 2015 年在巴黎簽署一項全球氣候協議,目標有待談判,但幾乎每個國家的城市市長都在繼續實施減少溫室氣體汙染的實際計劃。
 
例如,紐約市準備比美國走得更遠。該市已承諾到 2050 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 80%,併發布了實現這一目標的計劃。核心是翻新舊建築以減少能源消耗,因為新舊建築加起來佔紐約市排放量的 75%。德布拉西奧說:“未能實現這一目標將使我們所有人都滅亡。” “如果我們現在不把它做好,到某個時候就太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