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達·馬西的任務是從頭開始建立一個機構。這將花費數百萬美元和數年時間來建設,但建成後,它將有助於定義人類未來200年的存在。
那麼,這項任務的核心究竟是什麼呢?一家位於紐約市的博物館,它將記錄全球和當地的氣候變化的影響、可能的解決方案,以及每位博物館參觀者與周圍世界之間存在的聯絡。
馬西說:“博物館的雄心是成為一個氣候意識的實驗室和中心,透過使事情具體化併為人們提供共享空間來實現這一目標。這對於建立人們對他們所做、所說和所思考的氣候問題能夠有所作為的信心至關重要。”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馬西是一名律師,但她現在負責氣候博物館啟動專案,這個想法是在2012年桑迪洪災之後產生的。最初只是她腦海中的一個願景,現在已經由建築師繪製了草圖,並獲得了紐約州董事會的批准,並將於今年秋天看到第一輪種子資金。
目標是在未來六年內將這些建築效果圖變成真正的博物館。建成後,它將成為美國第一家專門關注氣候變化的博物館,而它在全球的唯一同行將是位於香港的規模較小、名字頗為古怪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
在六年內將博物館從草圖變成實際建築絕非易事。但真正的障礙是如何設計博物館牆壁內的展品,使其能夠將人們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分裂他們。全國各地主要科學博物館的館長多年來一直在努力應對這一現實。
波士頓科學博物館現任科學技術主管大衛·拉布金說:“當我們讓觀眾參與到棘手的問題時,我們不想進行辯論。辯論正是我們不贊成的。”
對於博物館來說,設計一個能夠拋開辯論僵局,轉而讓觀眾批判性地思考這個問題和各種解決方案的氣候變化展覽一直是一個挑戰。事實上,挑戰如此之大,以至於博物館尚未建立一個這樣的展覽。
他說:“我們在專案上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我們還沒有找到如何在展覽中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這就是為什麼這個博物館沒有關於氣候變化的常設展覽的原因。我們想找到一些不同的、有效的方法,如何真正地不只是對已經相信的人佈道,而是創造一種展覽體驗,能夠教會廣大民眾自己思考。”
馬西一直在思考氣候博物館如何規避這些陷阱。這個專案有幾個好的方面。首先,博物館是文化地圖上一些最有影響力的地方。
哈佛大學科學史學家內奧米·奧雷斯克斯說:“人們喜歡博物館。他們會在休息日帶孩子去,他們會花錢。大多數人不會讀《科學時報》,也不會獲得大氣化學博士學位。”
根據美國博物館聯盟的資料,美國博物館每年接待約 8.5 億人次,幾乎是所有主要職業體育賽事和主題公園總人數的兩倍。馬西預計,一旦博物館投入運營,可能會再增加一百萬參觀者。
人們不斷回到博物館的部分原因在於強大的展品。科學博物館的目標是為參觀者創造具有標誌性的、情感共鳴的時刻,無論是透過讓科學家進行公開演講,還是僅僅透過舉辦很酷的展覽。拉布金特別提到了幾個,包括他們的范德格拉夫發電機,這恰好也深深地烙印在這位在波士頓長大的科學作家的童年記憶中。
拉布金還提到了挪威技術博物館的一個氣候展覽,該展覽讓參觀者脫下鞋子,穿上靴子,然後在覆蓋展覽地板的六英寸深的水中跋涉,讓參觀者得以一窺海平面上升的情況。
他說:“這是一種非常富有創意的方式,可以開啟人們的思路,將他們置於不同的環境中,併為某種不同的思考和學習奠定基礎。”
馬西希望博物館以有趣的方式介紹科學,但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它成為一個慶祝解決方案和個人力量的地方。
她說:“我們希望這個博物館的遺產是,它幫助將氣候問題置於我們共同的文化、倫理和公共生活的中心。它不僅僅是民選官員或科學家的職責,而是我們所有人的職責。”
她希望在博物館中建立反饋機制,無論是使用者可以用來與其他參觀者分享其氣候解決方案的應用程式,還是透過即時影片將參觀者與世界上其他正在氣候變化前線的人們聯絡起來。
無論好壞,這家博物館都不會很快變得無關緊要。即使明天停止所有碳排放,由於大氣中已經積累了過多的二氧化碳,地球在未來幾個世紀仍將面臨巨大的變化。
馬西說:“這是一個為未來200年設立的機構。我們需要儘快擁有一個參與氣候的公眾。即使我們完成了需要在巴黎完成的一切,並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們也仍然需要在長期內擁有像博物館這樣的機構。”
本文經氣候中心許可轉載。該文章最初於2015年8月14日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