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線 | 聯合國週四釋出的一份報告稱,氣候變化正在破壞解決飢餓、健康和其他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包括向清潔能源的轉型。
這份《科學聯合》報告由世界氣象組織與18個合作伙伴機構共同編寫,每年在紐約聯合國大會會議之前釋出。報告概述了最新的氣候科學,今年報告重點強調了氣溫上升對聯合國幾乎所有可持續發展目標產生的負面影響。
報告顯示,儘管需要在2030年前將所有排放量減少40%以上,以將升溫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但去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排放量仍上升了1%。這是《巴黎協定》中更具雄心的目標,科學家表示,每升高零點幾度都會看到越來越顯著和不可逆轉的損害。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報告指出,實現這些溫度目標將需要“大規模、快速和系統的轉型”。報告估計,目前的政策使世界在本世紀升溫2.8攝氏度。
聯合國秘書長 António Guterres 在報告前言中寫道:“創紀錄的氣溫正在炙烤陸地和海洋,極端天氣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破壞。” 他補充說,到 2030 年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嚴重偏離軌道”。
這17個目標是聯合國實現全球繁榮的藍圖。它們涵蓋從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到教育,再到性別平等和氣候行動的一切領域。但聯合國報告稱,只有15%的目標正在按計劃進行,全球經濟衰退使它們更加遙不可及。
報告警告稱,極端天氣事件可能會擾亂全球糧食供應,使近6.7億人在這十年中繼續遭受飢餓的困擾。熱浪和其他氣候驅動的影響預計將導致更多的疾病和過早死亡,而海洋熱量的上升進一步危及糧食系統以及許多社群賴以獲得保護和就業的資源。
氣候變化還會給能源基礎設施帶來壓力,並使供需變得更加難以預測。例如,熱浪會增加對空調的需求,給脆弱的電網帶來壓力,並使向更綠色系統的轉型變得複雜。
報告發現,在 1970 年至 2021 年的 50 年間,極端氣候事件導致超過 200 萬人死亡,並造成 4.3 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其中 60% 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報告指出:“這些極端事件的影響導致生命和生計的喪失,加劇貧困和不平等,加劇糧食和用水不安全,引發經濟不穩定,並最終破壞可持續發展。”
週四的報告還強調了科學和與天氣相關的技術在實現發展目標方面的作用。報告發現,改進的資料收集和天氣預報可以幫助提高糧食產量或保護能源系統。基於影響的預報和更強大的早期預警系統(秘書長的重要倡議之一)可以幫助限制氣候驅動的災害造成的損失。
但是,要將這些技術推廣應用,還需要更多的投資。報告稱,只有一半的國家報告說甚至建立了早期預警系統。
週三釋出的一份單獨的報告概述了政府可以如何共同應對發展和氣候變化,這在很大程度上要透過加強合作和投資來實現。
報告稱:“大量現有證據表明,《巴黎協定》的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是相互加強的,兩者缺一不可。”
轉載自 E&E News,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3 年。E&E News 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