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報告稱,隨著氣候變暖,海洋熱浪將變得更加頻繁和極端,報告於8月15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這些強烈的熱浪可能會擾亂海洋食物網,並重塑世界海洋中的生物多樣性。
科學家分析了1982年至2016年基於衛星的海面溫度測量資料,發現海洋熱浪的頻率增加了一倍。這些海洋表面水域的極端高溫事件可能持續數天到數月,並可能發生在數千公里範圍內。研究人員目前預測,如果到本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升高3.5°C,海洋熱浪的頻率可能會增加41倍。換句話說,工業化前變暖水平下百年一遇的事件可能會變成三天一遇的事件。
瑞士伯爾尼大學的氣候學家、首席研究作者托馬斯·弗羅利歇爾說:“海洋熱浪已經變得比過去更持久、更頻繁、更強烈和更廣泛。”他補充說,這些變化已經遠遠超出了地球氣候自然波動的預期範圍:該研究的分析確定,87%的海洋熱浪是人為全球變暖造成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走向全球
幾十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陸地上的熱浪。但直到研究人員在過去幾年面臨海洋中的極端高溫事件時,他們才開始更多地關注海洋問題。這些事件包括東北太平洋巨大的暖水“斑點”,導致阿拉斯加的海獺(Enhydra lutris)和加利福尼亞的海獅(Zalophus californianus)死亡,並擾亂了2014年至2015年北美沿海的漁業。它們還包括2015-16年大規模厄爾尼諾現象,該現象摧毀了世界各地的珊瑚礁。
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的氣候學家諾亞·迪芬博夫說:“對海洋熱浪的強調實際上是由於認識到海洋中也會發生與陸地上相同型別的極端事件。”他補充說,這項最新研究從全球角度看待這些區域性問題。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環境科學合作研究所的物理海洋學家克里斯·卡納斯卡斯說,這項研究為區分海洋中的短期溫度峰值和長期變暖趨勢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框架。他說,海洋熱浪可能是自然溫度波動的結果,而海洋變暖使這種波動變得更加極端。或者,它們可能表明全球變暖正在改變海洋的運作方式,從而改變海洋變暖事件的可能性和強度。
弗羅利歇爾說,目前的模型表明,更頻繁和強烈的海洋熱浪在很大程度上是海洋變暖的結果。現在,他和他的團隊正在努力開發可以探索海洋熱浪趨勢及其對當地和區域層面生態影響的模型。
本文經許可轉載,並於2018年8月15日首次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