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難民將如何影響國家安全?

孟加拉國和印度之間的邊界可能預示著氣候變化如何 destabilize 國家邊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關於孟加拉國和氣候移民系列故事的第四篇。

博姆拉,孟加拉國——一道高聳、重度加固的帶刺鐵絲網,像鋸齒般穿過這片空曠的田野,田野里長滿了高高的草和羅望子樹。氣候變化並沒有帶來這道柵欄,但它為柵欄的存在和持續擴張提供了一個新的理由。

在這道柵欄的這邊,氣候變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開始淹沒地勢低窪的孟加拉國。科學家估計,到本世紀中葉,可能有多達 1500 萬人流離失所。

在柵欄的另一邊,印度不冒險。它已經對非法移民感到擔憂,正在接近完成沿著其與孟加拉國漫長而多孔的邊界建造約 2100 英里長的科技柵欄。

“孟加拉國是一個可能比地球上任何其他地方提供更多氣候難民的國家,”伊莎貝爾·希爾頓說,她是一位環境評論員,她位於倫敦的非營利組織在中國和整個亞洲推廣氣候變化對話。

“這道柵欄對我說的是,無論這些人要去哪裡,他們都不會去印度,”希爾頓說。

國際移民的前景在孟加拉國是一個敏感話題。但對於國家安全專家來說,這是氣候變化最令人恐懼的全球性後果。軍事分析家警告說,隨著氣溫升高耗盡水資源並改變土地用途,亞洲和非洲本已脆弱的社群可能會陷入衝突甚至戰爭,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爭奪日益稀缺的資源。
遙遠的問題,還是今天的問題?

關於氣候變化可能如何引發衝突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而且往往顯得單薄和推測性。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國際衝突專家表示,這種威脅被大大誇大了。儘管如此,國際安全論點已成為氣候變化活動家希望達成全球排放條約的武器庫中的一件利器。

就在上個月,著名的氣候變化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勳爵警告說,未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能會帶來“一場曠日持久的世界大戰”。

但在孟加拉國,該國大部分地區海拔不到 20 英尺,許多分析師表示,領導人似乎陷入了既想敲響氣候變化的警鐘,又想避免敏感且看似無法解決的移民問題之間的矛盾。

印度聲稱,大約有 500 萬孟加拉國人已經非法居住在那裡,而孟加拉國官員則表示,這個數字被嚴重誇大了。這個問題是兩國之間持續緊張關係的根源。氣候變化無濟於事。

“移民到印度的問題是我們國家激烈辯論的話題之一,因為我們認為人們沒有遷移到印度,”孟加拉國國際和戰略研究所高階研究員阿卜杜勒·卡拉姆·阿扎德說。他和其他人將氣候移民描述為一個遙遠的問題,卻獲得了過多的媒體炒作。

國際移民組織南亞代表拉巴卜·法蒂瑪表示,政治敏感性導致對氣候變化對孟加拉國移民模式意味著什麼的研究匱乏。

“這個國家還沒有準備好知道如何處理它,”她說。她說,普遍的態度是,“氣候變化是一個大問題。移民是一個大問題。讓我們不要將兩者聯絡起來。讓它在下一代發生吧。”

“我們在這裡有麻煩了”

另一方面,在邊境村莊哈里納加爾,跨境氣候移民是每天造成壓力和擔憂的原因。在這個泥土和茅草房屋聚集地,幾乎每個人都有親戚非法越過伊查馬蒂河到印度找工作。

27 歲的舒尚託說,她的兄弟去年決定,他再也不能靠在河裡捕撈蝦苗來養家餬口了。他帶著妻子和孩子去了印度,幾個月後,舒尚託的父母也加入了他們。男人們在加爾各答郊外的加拉姆迦納加爾鎮做建築工作。

“我們在這裡有麻煩了。如果水漲上來,我們也必須搬走,”舒尚託說,她在九月份的一次洪水中失去了部分家園。“我真的不想去,但如果情況發展到我不得不去,那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

村民們欣然承認,在這個靠近邊境的地區,印度 SIM 卡可以在孟加拉國手機上使用,家庭一直跨越國界。畢竟,他們與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鄰居共享語言和習俗。

孟加拉國官員堅稱,他們沒有發現這種來回跨境流動有任何新的動態。

“即使他們的老虎也穿越相同的領土,”阿扎德說。“鑑於邊境是多孔的,可能有人正在遷移到印度,但只是為了找工作,然後又回來。”

一些村民同意。舒米特拉的兩個兒子去年為了工作搬到了印度,她說她相信他們“有工作的時候”會回到哈里納加爾。其他人說他們不太確定。

35 歲的戈爾波多曼多,他的叔叔、兄弟和父親都住在印度加拉姆迦納加爾鎮,他說他的家人已經不再談論他們何時可能回家了。相反,他說,他的兄弟們正在催促他加入他們去印度。舒尚託說她不希望她的兄弟回到哈里納加爾。即使是舒米特拉,她深情地看著她兒子的照片,並堅稱她的兒子很快就會回家,但也承認她已準備好放棄她在孟加拉國的生活。

“他們會回來的,”她指著她的孩子們嘆了口氣說。“但如果這裡對我們來說不行,那麼我們就不得不去那裡。”

印度將沿海洪水視為“國家安全問題”

印度方面認為,氣候變化帶來了多重威脅。流經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的河流都經過印度,但由於冰川融化,這些河流面臨乾涸的威脅。與此同時,該國幾乎無法滿足本國公民對資源的需求,並辯稱它不應該接受工業化世界造成的問題的受害者。

“如果孟加拉國有三分之一的地區被洪水淹沒,印度可以接納一些難民,但不能全部接納,”印度空軍前司令 A.K. 辛格空軍元帥最近在倫敦的一次會議上說。“低窪沿海地區洪水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

到目前為止,已完成約 1600 英里的邊境柵欄,工程計劃於 2010 年 3 月完成。印度堅持認為,其目的是保護國家免受走私和恐怖主義以及非法移民的侵害。但它的柵欄——很像美國正在墨西哥邊境建造的柵欄——引發了激烈的辯論。

“對於建造柵欄的國家來說,這不是真正控制移民的方式,而是一種讓選民安心的方式,”巴黎可持續發展和國際關係研究所的研究員弗朗索瓦·傑梅內說。

“它們更多的是象徵意義,而不是真正有效的移民工具。”

但倫敦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副研究員克萊奧·帕斯卡爾表示,來自孟加拉國的大規模移民前景對印度構成真正的威脅,西方應該認真對待這個問題。

“有很多國家希望看到印度被削弱”,比如中國和巴基斯坦,帕斯卡爾說。她認為,如果孟加拉國因氣候變化而動盪不安,伊斯蘭激進分子更有可能掠奪脆弱的社群。她說,這很容易導致像今年早些時候在印度孟買發生的襲擊事件那樣更致命的襲擊。

正在發揮作用的“適應能力”

與此同時,孟加拉國官員表示,柵欄及其代表的一切都只是分散注意力。他們說,這個國家需要修建堤壩。它需要旋風避難所和水稻研究。它還需要解決已經爆發的向首都達卡的內部移民問題,這個問題很少出現在引人注目的氣候變化報告中。

“預防並不性感,”孟加拉國獨立大學校長奧馬爾·拉赫曼在達卡說。

“我們不應該對[大規模移民]發生的可能性視而不見,但我不認為它應該分散我們對更緊迫需求的注意力,”他說。

荷蘭駐孟加拉國大使館水資源管理一等秘書尼爾斯·維尼斯表示,他看到了一些進展跡象。他指出,該國部分地區的一個參與式水資源管理專案一直在幫助社群將基礎設施維護從資金不足、人手不足的中央政府手中奪過來,掌握在自己手中。

至於大規模移民的更大威脅,維尼斯說,“威脅是存在的。如果你不控制這種威脅,那麼是的,你就會看到非常可怕的局面。但孟加拉國已經被賦予了自然的工具來做些什麼。”

皇家研究所的帕斯卡爾說,孟加拉國透過投入資金和研究來尋找應對氣候變化的新方法,實際上是在保護世界免受衝突。

“我們需要一個穩定的印度,而[氣候移民]有可能 destabilize 印度,”她說。“如果我們試圖向印度施壓,要求其接納難民,我們就會削弱我們在印度眼中的信譽。”

但是,帕斯卡爾說,孟加拉國“是一個由認真、勤奮的人民組成的國家。正是他們的適應能力正在緩衝我們免受一些最糟糕的影響。”

經 Environment & Energy Publishing, LLC. 許可,轉載自 Greenwire。www.eenews.net,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