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瑪雅人清潔水源的自然方法

古代瑪雅人與環境和諧相處,並以自然方式保持水源清潔。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

Brown bird walking on lily pads

在瓜地馬拉,一隻水雉(有時被稱為荷葉鳥)在白色睡蓮中穿梭。

水是生命之源。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愛護水資源。即使有充足的供水,如果水不能飲用也是毫無意義的。氣候變化、汙染和不斷增長的人口只會增加維護人類充足的供水和水質的緊迫性。

在貝里斯從事考古工作 35 年,專注於古代瑪雅文明之後,我學到了很多關於與水資源可持續共處的知識。我瞭解到,他們與環境和諧相處,並以自然方式保持水源清潔。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我們必須學習。

在 1500 年代早期西班牙入侵者抵達中美洲之前,瑪雅人數千年來以不同的方式與環境互動,這與他們包容的世界觀相符。他們沒有過度使用資源,因為對他們來說,每個人和每件事物——土壤、雲朵、動物、爬行動物、鳥類、昆蟲等等——都在維護世界中發揮著作用。瑪雅人和所有其他事物都有靈魂,並且保持著相互尊重的關係,萬物和每個人都透過靈魂而活躍和聯絡在一起。與現代思維不同,他們的世界觀中缺乏笛卡爾式的二分法,例如自然/文化或神聖/世俗。人類和非人類共存,並且不會彼此過度索取。瑪雅人透過復興儀式來慶祝這些聯絡,他們的目標是森林合作,而不是森林管理。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他們以同樣的方式與水互動,請求大地之神和雨神查克允許他們使用其材料(土壤、石灰石和雨水)來建造自淨水庫。這種特殊的關係或許提供了他們今天必須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一課。

自淨水庫,或現在所知的生態溼地(CW),為古典時期(公元 200-900 年)南部低地地區的數千萬瑪雅人供水,該地區橫跨現代瓜地馬拉、墨西哥和貝里斯的部分地區,在每年五個月的旱季,氣溫升高,溼度增加。雨季的七個月裡,大部分雨水都滲入了多孔的石灰岩基岩,幾乎沒有留下地表水。

這就是為什麼數百個瑪雅城市的蓄水池和國王能夠持續 1000 多年,養活數百萬人。早在公元前 400 年,瑪雅人就開始建造越來越複雜的供水系統。這些系統一直持續到公元 900 年,當時瑪雅人在瑪雅人離開了城市,原因是公元 800 年至 900 年間發生的幾次長期乾旱的後果。水位下降,農作物歉收,在可持續生活了一千多年之後,國王們因氣候變化而失去了權力。然而,瑪雅農民堅持了下來,並且現在仍然如此

但是瑪雅人是如何保持水質 1000 多年的呢?透過運用他們對熱帶環境的瞭解來設計自淨水庫。他們的水沒有變得停滯不前,也沒有變成攜帶疾病的蚊子和水傳播疾病的滋生地。像氮和磷這樣的營養物質沒有積累到足以滋養藻類大量繁殖的程度,就像我們今天在海岸線上看到的藻類大量繁殖一樣。瑪雅人建造了生態溼地,根據 EPA 的定義,“利用涉及溼地植被、土壤及其相關微生物群落的自然過程來改善水質。” 不需要像今天的水處理廠使用的化學品。

在生態溼地中,水生生物群共同作用以維持水質。香蒲、鳳眼藍、蘆葦和其他水生植物吸收養分,而分解植物產生的生物膜則分解養分。不僅如此。某些水生細菌會吸收氮,並以寄生蟲等有害微生物為食,浮游動物或小型水生微生物也是如此。今天瑪雅地區溼地仍然有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其他物種,人們將其用作食物、藥物和工具,包括製作魚叉的竹子、製作籃子的蘆葦,更不用說海龜、甲殼類動物、鰻魚、軟體動物、蝸牛和魚類了。

古代瑪雅人知道睡蓮(Nymphaea ampla)出現時水是乾淨的。為什麼?因為它們是敏感的水生植物。它們只能在不太深的靜水中生長,比如 3 到 10 英尺。水中不能有太多的鈣或其他礦物質或太多的藻類,也不能太酸性。換句話說,這些花只在乾淨的水中才能找到(並且在象徵瑪雅王權的影像中,那是另一個故事)。

這些人工水生態系統非常棒——並且對未來的用水需求具有現實意義和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土木工程師正在探索生態溼地的更廣泛用途,例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塞德拉克研究小組。雖然它們最初是勞動密集型的,但它們會變得自給自足,只需要一些維護。而且它們不需要化學品或化石燃料來執行。

使用生態溼地的一個可能問題是它們的溫室氣體排放。然而,這可以透過收穫水生植物來緩解,收穫的水生植物可以作為肥料使用——疏浚的底部碎屑也可以。我們知道,瑪雅人每隔幾年就必須疏浚被分解的魚糞和其他有機物飽和的水庫底部。而且他們必須補充和更換水生植物。提取的水生植物和底部碎屑富含營養物質,非常適合用作肥料,瑪雅人將其用於城市田地和花園。他們還將灰水用於魚塘和建設專案,並將其向下坡排放到果園、城市田地和花園。最後,水庫吸引了鹿、貘和西貒等獵物,以及蒼鷺、鸕鷀和鴨子等水禽。瑪雅人沒有浪費水資源。

我們可以在哪裡開始效仿他們的做法?一個想法是將美國超過 1000 萬個游泳池中的一部分自願改造成生態溼地,配備魚、蝸牛、海龜、軟體動物,以及可食用和藥用植物(和肥料)。人們仍然可以在裡面游泳。公司已經在製造非化學自淨游泳池。讓我們將其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家庭、社群、城鎮、城市、政府、國家和跨國公司需要參與進來。

在全球舞臺上,增加使用這些型別的生態溼地——這項人類在一千多年前完善的技術——也將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6,即確保人人享有清潔用水,並鼓勵當地社群的參與。

古代瑪雅人和今天的土木工程師可以為我們指明方向。

這是一篇觀點和分析文章,作者或作者表達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大眾科學》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