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清潔的航空燃料蓄勢待發

據業內官員稱,在投資和政策支援增加的背景下,可持續航空燃料有望實現指數級增長

An aircraft being refueled at an airport.

一架飛機在機場加油。

在美國和世界各地,更清潔的航空燃料的生產正在呈現蓬勃發展的跡象,這可能會成為短期內減少航空排放的最佳工具。

航空公司正在承諾購買數百萬加侖所謂的“可持續航空燃料”(SAF),以實現其淨零排放目標,而生產商正在大幅擴大產能。據業內官員稱,這為未來十年內的指數級增長奠定了基礎。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表示,據估計,2022年全球更清潔燃料的產量至少達到8000萬加侖,比2021年水平增長了200%,這使生物燃料行業有望在2030年實現每年約80億加侖的預期“臨界點”。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看到所有因素正在以比我職業生涯中任何時候都快得多的速度匯聚在一起,”高階生物燃料協會主席邁克爾·麥克亞當斯說。“SAF 是低碳燃料舞會上漂亮的女孩,我現在看到了巨大的發展勢頭。”

預計的增長遠遠不足以滿足全球需求——去年 SAF 的消費量達到了 600 億加侖——但這種增長被認為是航空業邁出的重要一步,航空業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脫碳壓力。

更清潔的航空燃料由農業廢棄物等可再生資源製成,比傳統航空燃料更貴,但倡導者表示,它可以減少高達 80% 的航空排放。在電力能夠大規模驅動飛機之前,它可能是削減飛機排放的重要支柱,飛機排放佔所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3%。

代表約 300 家航空公司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估計,更清潔的燃料將佔到本世紀中期在航空業實現淨零排放所需碳減排量的約 65%,這是 190 多個國家在 10 月份同意的目標。

“航空業要實現淨零排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北美第一家商業規模 SAF 生產商 World Energy LLC 的總裁斯科特·劉易斯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必須開始。我們必須使用我們所能使用的一切技術,我們需要讓新技術開發商像瘋了一樣工作。”

行業領導者將產量增加歸因於多種因素的結合,包括技術創新、對生產設施的更大投資、航空公司更多的承諾以及包括拜登政府在內的政府更強有力的支援。

喬·拜登總統推動將更清潔的燃料作為其氣候議程的一部分,以促進其更廣泛的應用。政府去年啟動了“SAF 大挑戰”,旨在刺激機構間合作和投資,目標是到 2030 年將國內 SAF 產量擴大到每年 30 億加侖。

拜登於 8 月簽署的《降低通貨膨脹法案》包括未來五年 SAF 生產的稅收抵免,業內官員表示,這將有助於降低成本,同時提高需求(Climatewire, 8月12日)。

航空公司因在其環保努力中依賴碳補償而面臨批評,因此越來越多地承諾使用更清潔的燃料。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稱,航空公司今年迄今已與 SAF 生產商達成了約 40 項採購協議。

捷藍航空公司上週表示,它正在將其淨零排放戰略從碳補償轉向優先使用更清潔燃料的“基於科學”的方法。達美航空公司已承諾到 2030 年用 SAF 取代其 10% 的航空燃料。聯合包裹服務公司 (UPS) 希望到 2035 年用 SAF 為其近三分之一的飛機提供動力。

World Energy 正花費 40 億美元將其年產量提高到 2026 年的 5 億加侖和 2030 年的 10 億加侖。另一家美國生產商 LanzaJet Inc. 表示,到 2030 年,它將能夠每年銷售 10 億加侖。芬蘭公司 Neste Oyj 計劃到 2023 年底將產量擴大到每年 4.95 億加侖。

研究公司羅迪姆集團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儘管該行業在增長,但仍需要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援和更大的投資,才能實現其雄心勃勃的脫碳目標。

羅迪姆集團高階分析師埃裡克·奧瑞爾表示,迄今為止宣佈的航空公司承諾“還不足以真正促進 SAF 的生產”,達到清潔航空所需的水平。“隨著我們能夠加大對 SAF 生產途徑的投資,我們將能夠更快地看到這些途徑達到某種商業規模。”

對研發的投資可以透過降低生產成本來幫助加速這種轉變,而這反過來又可以為供應鏈開發和新設施吸引更多資金。據該報告稱,這可能會使 SAF 的價格比傳統航空燃料更具競爭力。

高階生物燃料協會的麥克亞當斯表示,《降低通貨膨脹法案》中的稅收抵免將有助於提高產量,但他感嘆其五年日落條款,稱需要更多時間來為更大的生產設施吸引資金。

羅迪姆集團表示,額外的政府政策可以“降低” SAF 工廠投資的風險,要求航空公司強制使用,並透過公私合作伙伴關係促成研究進展。

“我們不能太樂觀,這是一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世界能源公司的劉易斯說。“人們必須團結起來,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個能夠產生影響的行業規模。”

經 POLITICO, LLC 許可,轉載自E&E News。版權所有 2022 年。E&E News 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