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連線 | 旨在減少公海空氣汙染的努力可能導致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加速全球變暖。
這是根據週一發表在科學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報》(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的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
作者研究了國際海事組織於2020年推出的環境法規,該法規旨在減少全球船舶排放的硫量。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釋出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他們發現,自2020年以來,由於硫有助於雲層冷卻地球,這些規則可能無意中使全球氣溫升高了0.04攝氏度,約合0.07華氏度。
該論文指出,科學家估計的溫度升高約佔過去幾年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升溫的17%。這將使新規則成為近期氣溫上升的重要因素——包括2023年驚人的全球高溫,這一年被載入史冊,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研究人員警告說,還有更多的升溫即將到來。
他們認為,由於新的航運規則,氣溫可能會再升高0.03攝氏度或更多。因此,新的研究表示,新的法規“可以被視為一項無意的太陽地球工程實驗,但方向相反”。
從表面上看,這個概念可能聽起來有悖常理。汙染法規旨在保護地球和保障人類健康。那麼,它們怎麼會推動全球氣溫升高呢?
科學家說,答案根植於物理學。某些型別的空氣汙染顆粒有助於雲層更快地形成併發出更明亮的光芒,從而將陽光反射回太空,並在這一過程中冷卻大氣層。
硫顆粒是最好的雲層燃料之一。它們也恰好是船舶汙染的主要成分——這就是為什麼船舶在海上航行時經常在身後留下明亮的軌跡。
2020年國際海事組織的法規為船舶燃料中的硫含量設定了新的限制,旨在減少有害的空氣汙染。但這樣做也從大氣中去除了一種強大的雲層播撒元素。因此,由於反射回太空的陽光減少,全球氣溫可能會上升得更快。
這意味著環境法規本身並不會使地球變暖——全球變暖仍然是由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造成的。但新規則正在消除一種有助於掩蓋近期部分變暖的因素,導致氣溫暫時性地加速飆升。
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首席研究作者安德魯·蓋特曼在一份宣告中表示:“與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相比,更快地改善空氣質量可能會加速氣候變化。”
這不是第一個發出警報的研究。其他研究小組也表示,2020年的法規對雲層覆蓋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尤其是在船舶交通繁忙的世界部分地區。這些減少可能會轉化為全球熱量的大幅增加。
例如,6月份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新的航運法規可能會在短短七年內導致高達0.16攝氏度的額外升溫——有效地使地球上個世紀的平均升溫速度翻了一番。
但確切的數字仍有爭議。6月份的研究預測的額外升溫幅度是新研究暗示的兩倍多。而未參與該研究的科學家警告說,其結果可能被誇大了。
新論文表明,航運法規導致的升溫幅度較小——但它也承認,圍繞這些數字存在很大的科學不確定性。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並需要更多關於全球船舶軌跡和雲層物理學的資料來支援。
儘管如此,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汙染法規可能對全球變暖的速度產生重大影響——即使確切的溫度響應仍在爭論中。研究人員表示,這意味著科學家在預測未來變暖時應考慮其影響。
蓋特曼在一份宣告中表示:“隨著世界迅速脫碳並逐步減少所有人為排放,包括硫排放,瞭解氣候響應的幅度究竟有多大將變得越來越重要。一些變化可能會來得非常快。”
轉載自 E&E 新聞,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4 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