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微小的樹蛙似乎正在利用城市排水溝來放大它的求偶鳴叫聲,以吸引雌性。在今天發表在《動物學雜誌》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原產於臺灣的緬甸樹蛙在交配季節會聚集在路邊的雨水排水溝中。
錄音顯示,排水溝內青蛙的交配鳴叫聲比那些聚集在排水溝旁邊的土地上的、不太精明的競爭對手更大、更長。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聖保羅分校的生物學家馬克·比表示:“這也許是第一個表明動物優先使用人造結構來增強其聲音交流訊號的研究。” “這些雄性可能正在利用排水溝中增強的聲學效果來超越它們的競爭對手。”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青蛙放大聲音的能力是一種已知的現象。2002年,研究人員表明,婆羅洲的雄性Metaphrynella sundana青蛙利用其自然棲息地中的空樹洞來提高其鳴叫的音量。
社交網路
在最新的研究中,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的動物學家林玉德領導的團隊在2月至9月的交配季節研究了臺北一個樹木茂盛的郊區的Kurixalus idiootocus樹蛙。
該物種的雄性表現出一種稱為“領域求偶”的儀式,並在交配季節形成群體或領域,以某種求偶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是唱歌——來競爭雌性。該團隊發現,城市樹蛙使用道路沿線的開放式混凝土排水溝作為領域場所——這與它們在自然棲息地中聚集在池塘邊鳴叫的情況截然不同。
研究人員在排水溝內隨機建立了11個長10米、寬0.5米的地塊,並在排水溝外的相鄰10米寬的土地上建立了地塊,以便在夜幕降臨後,青蛙唱起交配歌曲時進行監測。
他們發現,青蛙選擇雨水排水溝進行交配鳴叫的次數遠高於其他地點——平均而言,每平方米的排水溝內有1.64只雄蛙,或每個地點略多於7只,而在排水溝外,每平方米只有0.02只雄蛙,或每個地點近2只。
浪漫的成功
林說,從排水溝內部發出的鳴叫聲比外部的鳴叫聲更大、更長——這對於許多青蛙物種中挑剔的雌性來說都是重要的伴侶選擇標準。雖然人耳無法區分,但聲學分析軟體顯示,排水溝內的鳴叫聲比外部的鳴叫聲大4分貝左右。當鳴叫聲從排水溝內部發出時,青蛙鳴叫聲中的所有13個音符的長度也長了10%。
但該研究並未評估這些雄性是否真的比它們的競爭對手更成功地獲得了浪漫。作者說,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雄性跳入排水溝是為了專門放大交配鳴叫聲。
比指出,青蛙跳入人造結構可能還有其他原因,例如躲避捕食者。他說,仍然需要排除其他假設。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這篇文章最初於2014年6月4日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