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突破 70 億,城市將首當其衝

一位研究人員表示,為了容納人口爆炸,我們需要在未來 40 年內每五天建造一座百萬人口的城市

紐約——當世界上有 70 億人爭奪資源時,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和現在差不多。

這是因為地球即將突破 70 億人口大關。或者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學者的說法,可能已經突破了。

哥倫比亞大學人口學教授喬爾·科恩本週在地球研究所關於此主題的聚會上向與會者做了簡報。這次會議旨在慶祝、提高認識,並就聯合國估計第 70 億個人口將於 10 月 31 日加入這一行列發出一些警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以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在科恩看來,地球能否養活 70 億、90 億或 100 億人口將“取決於我們和後代所做的選擇”。他補充說,我們可能已經首次超過了 70 億人口,儘管要確定一個準確的突破日期幾乎是不可能的。

科恩說:“事實是,我們從未對整個地球進行過人口普查。美國人口普查耗資數十億美元,但仍有 1% 到 2% 的誤差。”

顯而易見的是,地球即將突破這一關卡,距離 1999 年我們突破 60 億人口已經 12 年,而距離 1987 年突破 50 億人口又過去了 12 年。更廣泛地說,第 70 億個智人的加入代表著五十年內人口激增了 40 億。

科恩稱這種現象為“前所未有的極端爆發”,在人類進化史上“沒有先例”。20 世紀中期之前的增長速度要慢得多,並且在 19 世紀的工業革命之前,實際上已經保持了數千年的穩定。

他在一次講座中說:“這是一個特殊的事件,在人類歷史上可能不會再重複出現。至少在未來的幾個世紀內不會。”

“每位歐洲人對應 5 位撒哈拉以南非洲人”
展望未來,科恩預計到本世紀末,總生育率幾乎在所有地方都會下降。他說,這種模式在歐洲和美國已經很明顯,並且最終會隨著經濟狀況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而逐漸滲透到欠發達國家。

除非發生世界末日,否則科恩預測地球將在 12 年內達到 80 億人口,到 2050 年達到 93 億人口,到 2100 年達到 101 億人口。

也許比數字更引人注目的是,這種增長率中的人口結構將如何變化。科恩說,到 2100 年,非洲大陸將打破各大洲之間歷史性的平衡,“每位歐洲人對應 5 位撒哈拉以南非洲人”。

他說:“你可以想象這可能會對地緣政治產生影響。”

好訊息是,在過去半個世紀的穩步增長中,全球平均預期壽命提高到了 70 歲。壞訊息是,自然資源、食物和水的減少可能意味著非洲和南亞“飢餓帶”的 10 億人口比許多人想象的更快地遭受飢餓。

地球的能源、水、食物和其他資源供應能否滿足需求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科恩說,地球是有限的,到 2100 年,特別是淡水可能會短缺,影響到地球上大約 10% 的人口。

農業方面的情況也同樣明顯,因為農業已經消耗了大約 40% 的無冰土地。如果這種模式繼續保持或增加,為了滿足食物需求而減少森林可能會導致全球碳排放量相應增加。

隨著人類繼續從農村地區遷移到城市,城市很可能首當其衝地感受到增長的影響。科恩說,小城市(約 100 萬人口)是未來城市生活的趨勢,他認為人類需要更好地關注城市的設計。

他說:“在未來 40 年裡,我們需要每五天建造一座百萬人口的城市。”

老年人將超過年輕人
他說,這些城市的居民也會看到代際變化,因為老齡化開始超過年輕人。科恩預計,到 2065 年,老齡化將“走向全球”,65 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 15 歲以下的兒童。

他說:“人口增長放緩不會解決人類的所有問題。但是,透過減緩對更多教師、工作、學校、電器、能源、土地、水和食物的增長需求,這將使解決其中許多問題變得更加容易。”

科恩的演講是哥倫比亞大學學者圓桌會議的序言,該圓桌會議旨在討論“70 億的挑戰”。在關於此主題的影片中,地球研究所所長傑弗裡·薩克斯慶祝人口激增是“一個關鍵的全球時刻”,同時稱其為對我們所知的人類生存的威脅。

薩克斯說,養活 70 億人口已經需要如此多的化肥,以至於全球淡水都處於危險之中。他還指出了 100 多條河流入海口的“巨大死亡區”,大量能源消耗造成的碳成本以及為養活大眾而進行的持續森林砍伐。

薩克斯說,他希望 70 億人口的時刻將有助於人們關注“人類影響前所未有的、極其危險和尚未解決的問題”。例如,在氣候變化方面,薩克斯認為地球正在“向前飛奔”,而沒有意識到“我們客觀上已經多麼不可持續”。

生育率下降;消費卻沒有
他對會議說:“在過去 20 年裡,我們絕對沒有證據表明我們在氣候變化方面取得了任何成就。我們正處於非常嚴峻的局面。”

其他人也以類似的複雜措辭來看待這一時刻。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教授露絲·德弗里斯說,她選擇將人口標記“視為成功”,因為“增加數量是任何物種的目標”。但她也認為消費增長看不到盡頭。

她說,即使生育率降低,預計也不會阻止人類的消費,因為單個人類的產出仍在持續增長。

她說:“雖然我們看到生育率下降,但我們沒有看到資源消耗的下降。我們真的沒有明確的途徑來解決這個問題。”

其他人的觀點則不那麼悲觀。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衝突解決中心主任讓-馬裡·蓋埃諾表示,他預計持續的人口增長將“引發各國之間的大量流動”,這可能對應著經濟機會。例如,在歐洲和非洲之間,蓋埃諾感覺到“從歐洲的角度來看,存在巨大的潛力”。

他說:“這裡隔壁就是一個可以成為巨大市場的大陸。”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物理學教授克勞斯·拉克納也發表了同樣平和的觀點。拉克納說,隨著人口增長出現放緩跡象,它實際上可能會停止增長,屆時技術,尤其是在能源領域,可能會開始處理更高的需求。

他說:“更好的財富,更好的教育最終會解決問題。我們可能會及時解決資源問題。”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通訊社。www.eenews.net,202-628-65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