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隕石研究員艾倫·E·魯賓最近檢查了 91 個薄片,這些薄片來自 53 顆球粒隕石(古代小行星的碎片),目的是瞭解球粒隕石最初形成時所處的環境——在它們成為小行星的組成部分以及行星在太陽系中首次亮相之前。他在 2013 年 2 月刊的《大眾科學》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原始隕石的秘密”中講述了他的努力以及他所學到的知識。
魯賓的目標之一是獲得關於塵埃在孕育太陽系的漩渦狀氣體星雲中分佈的線索。畢竟,塵埃是後來被壓實的物質——有時在星雲中熔化或與冰和其他物質結合——形成球粒隕石、小行星,最終形成行星。塵埃的分佈影響了太陽系中行星胚胎形成的位置和速度。
球粒隕石中的各種特徵為了解其特定空間角落中存在的塵埃量提供了線索。值得注意的是,大的球粒(富含矽酸鹽物質的熔融顆粒)比小的球粒表明周圍有更多的塵埃。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對於普通觀察者來說,很難在魯賓研究的薄片中解讀宇宙的歷史,但很容易欣賞它們的美麗。此處幻燈片展示中的顯微照片讓您領略他在進行分析時所看到的情景。為了提供背景,還包括了一些宏觀球粒隕石,儘管切片並非來自所描繪的特定岩石。在切片中,大多數彩色碎片要麼是完整或破碎的球粒,要麼是從破裂的球粒中釋放出來的橄欖石或輝石顆粒。
魯賓說,沒有兩個球粒是相同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就像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