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彙編的2015年市場資料,通用電氣公司已將其世界第一大風力渦輪機制造商的地位讓給了中國競爭對手。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獲得了7.8吉瓦新風力渦輪機的訂單,超過了通用電氣,通用電氣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資料,以5.9吉瓦的新裝機容量在全球排名降至第三。丹麥的維斯塔斯風力系統公司在2015年吸引了7.3吉瓦的新訂單,鞏固了其在全球供應鏈中排名第二的位置。
儘管金風在美國芝加哥設有北美總部,併為美國多個風電場提供了渦輪機,但彭博新能源財經表示,該公司近期的增長几乎全部來自中國市場,中國的風電開發商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繁榮。僅去年一年,中國就有約29吉瓦的新增裝機容量上線(ClimateWire,2月2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金風美國執行長David Halligan表示,金風很高興能站在“正以指數級速度增長”的全球風電市場的前沿。
他在電子郵件中說:“雖然金風的根基在中國,但我們的全球抱負依然強烈,我們一直在不同地區尋找機會。”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資料,通用電氣可再生能源是這家擁有124年曆史的綜合企業的部門,該企業生產從燈泡和飛機發動機到高階軟體應用程式的各種產品,也看到了對其先進風力渦輪機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尤其是在美國。但與最大的兩個競爭對手相比,通用電氣的渦輪機訂單比2014年水平僅增加了700兆瓦,增幅不大。
通用電氣在2014年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渦輪機制造指數中名列榜首。但2013年被維斯塔斯超越,當時由於聯邦生產稅收抵免(PTC)於2012年末到期,美國供應鏈萎縮。
美國國會最近一次將每千瓦時2.3美分的PTC延期,應有助於通用電氣和維斯塔斯等公司進一步拓展其美國市場。但趕上蓬勃發展的中國可能證明是困難的。
保爾森研究所氣候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副主席凱特·戈登說:“中國在可再生能源併網方面面臨著與我們一樣多的複雜障礙,但它也對擴大可再生能源規模有著堅定的國家承諾。”保爾森研究所與政府和私營部門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在中國推廣清潔能源。
她說:“與美國形成對比的是,美國的風能補貼時有時無,各州根據政治風向調整可再生能源組合標準。”
昨天致電和傳送給通用電氣官員的電子郵件均未得到回覆。但該公司在全球風能市場中並沒有停滯不前。最近,它收購了法國能源巨頭阿爾斯通的電力和電網部門,大大擴充套件了其可再生能源足跡,並將公司定位為高度活躍的海上風電市場的領導者,尤其是在歐洲。
通用電氣董事長兼執行長傑夫·伊梅爾特稱,以106億美元收購阿爾斯通的電力和電網業務是“通用電氣轉型過程中的又一個重要步驟”。通用電氣現在在全球擁有超過30,000颱風力渦輪機。其阿爾斯通設計的Haliade渦輪機額定功率為6兆瓦,將安裝在多個地點,包括位於羅德島州附近大西洋的美國首個海上風電場。
儘管所有中國渦輪機制造商在2015年都表現良好,但金風是國內外同行中遙遙領先的領導者。另有四家中國公司也躋身世界十大渦輪機制造商之列。它們包括國電、明陽、遠景和中船重工。
彭博新能源財經風能研究主管艾米·格蕾絲說:“在中國的貢獻約佔全球產能一半的年份裡,五家中國製造商躋身前十名並不令人意外。”“更令人驚訝的是金風在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該公司委託的產能是第二大中國製造商國電的兩倍半以上。”
維斯塔斯公司的一位發言人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該公司總部位於丹麥,但在科羅拉多州有一個主要的製造中心,該公司享有“真正的全球足跡”,去年在包括美國在內的34個國家啟動了新的風能專案。
發言人邁克爾·扎林說:“美國顯然是維斯塔斯的重要市場——就2015年的訂單和交付量而言,美國是我們最大的市場。”他還補充說,維斯塔斯在美國僱傭了約4,760名工人,比丹麥還多。
對於陸上渦輪機,德國的西門子股份公司和西班牙的歌美颯技術公司在2015年躋身前五大製造商之列,每家都吸引了3.1吉瓦的新訂單。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資料,西門子在海上渦輪機市場中領先於所有制造商,當年委託了2.6吉瓦的新訂單。
美國風能協會行業資料與分析經理約翰·亨斯利表示,雖然中國渦輪機制造商在亞洲市場取得了顯著的市場份額,但中國向美國大量出口渦輪機的風險相對較小。
這部分是因為風電場的主要部件——機艙、葉片和塔架——體積龐大,用遠洋船舶運輸成本高昂。而且一旦運到美國,這些裝置必須透過卡車或鐵路從海港運輸到主要位於該國內陸地區的生產基地。
但亨斯利還表示,美國風電場的開發商和融資方通常更傾向於使用國內生產的渦輪機,這些渦輪機已被證明可以在美國特有的各種天氣條件下工作。“我們預計這種市場趨勢將繼續向前發展,”他說。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Climatewire。 www.eenews.net,202-628-6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