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五號任務發射以採集月球樣本

在中斷44年後,人類即將再次從月球帶回新鮮物質

從軌道上看到的呂姆克山,這是一處年輕的月球火山特徵,也是中國嫦娥五號任務的著陸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首次月球樣本返回任務正在進行中。

中國的機器人嫦娥五號任務今天(11 月 23 日)從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搭乘長征五號火箭於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下午 3:30 左右(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2130;海南當地時間 11 月 24 日凌晨 4:30)升入天空。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大膽而複雜的嫦娥五號將在 12 月中旬將原始月球樣本帶回地球——這是自 1976 年蘇聯的 Luna 24 任務以來從未實現的事情。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嫦娥五號的短期任務將充滿行動。 這艘重達 18,100 磅(8,200 公斤)的航天器很可能在 11 月 28 日左右抵達月球軌道,然後將其四個模組中的兩個——著陸器和上升器——送往月球表面大約一天後。(中國官員對其嫦娥五號的細節一直諱莫如深,因此時間線資訊是由《太空新聞》的安德魯·瓊斯等中國太空觀察家從各種來源拼湊而成的,安德魯·瓊斯也為 Space.com 撰寫文章。)

該任務將著陸在巨大的火山平原風暴洋的呂姆克山區域,該區域的部分地區已被包括 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 12 號在內的許多其他地表任務探索過,阿波羅 12 號於 1969 年著陸。

固定式著陸器將使用相機、探地雷達和光譜儀研究其周圍環境。 但其主要任務是獲取約 4.4 磅(2 公斤)的月球物質,其中一部分將從地下深達 6.5 英尺(2 米)處挖掘出來。 這項工作將在兩週或一個月球日內完成——這是一個嚴格的最後期限,因為嫦娥五號著陸器是太陽能供電的,一旦夜幕降臨其所在位置,將無法執行。

呂姆克山蘊藏著僅在 12 億年前形成的岩石,這意味著嫦娥五號“將幫助科學家瞭解月球歷史晚期發生了什麼,以及地球和太陽系是如何演化的”,正如非營利組織行星學會的任務描述中指出的那樣。(阿波羅號宇航員在 1969 年至 1972 年間帶回地球的 842 磅或 382 公斤月球岩石要古老得多,為了解更遙遠的月球過去提供了一個視窗。)

嫦娥五號著陸器將把樣本轉移到上升器,上升器將把它們發射到月球軌道,與任務的另外兩個組成部分——服務艙和一個連線的返回艙會合。 月球物質將被裝入返回艙,服務艙將把它拖回地球,並在計劃於 12 月 16 日或 17 日著陸前不久釋放它。

行星學會寫道:“像美國宇航局的 阿波羅飛船這樣的人控飛行器僅依靠強大的隔熱罩,而嫦娥五號將執行‘跳躍式再入’,在墜落到內蒙古著陸點之前,先在大氣層中彈跳一次以減速。” “著陸點與[中國的]返回式載人神舟飛船使用的著陸點相同。”

嫦娥五號是中國首次樣本返回嘗試,是嫦娥計劃中第六次也是最雄心勃勃的任務,嫦娥計劃是以中國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命名的機器人月球探測計劃。 中國分別於 2007 年和 2010 年發射了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軌道飛行器,並於 2013 年 12 月將嫦娥三號著陸器和漫遊車組合體降落在月球近側。

嫦娥五號T1 任務於 2014 年 10 月發射了一個原型返回艙,進行了為期八天的繞月飛行,以幫助為嫦娥五號做準備。 2019 年 1 月,嫦娥四號成為有史以來首次成功在神秘的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的任務。 嫦娥四號的著陸器和漫遊車以及嫦娥三號著陸器仍在強勁執行。(嫦娥三號漫遊車在月球表面工作 31 個月後停止執行。)

嫦娥五號是近期樣本返回任務激增的一部分。 例如,12 月 6 日,日本隼鳥 2 號任務收集的小行星“龍宮”碎片計劃在澳大利亞著陸。 美國宇航局的 OSIRIS-REx 探測器上個月獲取了小行星貝努的大量樣本;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該物質將於 2023 年 9 月返回地球。

版權所有 2020 年Space.com,Future 公司。 保留所有權利。 未經授權,不得釋出、廣播、改寫或重新分發本材料。

邁克·沃爾自 2010 年以來一直為 Space.com 撰稿。 他關於尋找外星生命的書籍《Out There》於 2018 年 11 月 13 日出版。 在成為一名科學作家之前,邁克爾曾擔任爬行動物學家和野生動物生物學家。 他擁有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進化生物學博士學位、亞利桑那大學學士學位和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科學寫作研究生證書。

更多作者:邁克·沃爾

SPACE.com 是太空探索、創新和天文學新聞的首要來源,記錄(並慶祝)人類在最終邊疆的持續擴張。

更多作者:SPACE.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