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美國準備退出之際成為氣候焦點

如果美國退出巴黎協議,這可能會使中國在許多國際問題上佔據上風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在2016年9月3日於中國杭州舉行的G20峰會前,在西湖國賓館與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左)會晤。

摩洛哥馬拉喀什——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讓全世界都期盼出現一位氣候英雄,而各方在此都決心這個人是中國。

作為世界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並沒有退縮,也沒有像特朗普誓言的那樣退出《巴黎協定》。

中國首席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昨天重申,無論世界上的另一個經濟超級大國選擇怎麼做,中國在氣候協議上的立場都將“保持不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他說:“中國將履行並遵守其對《巴黎協定》的承諾。”

這已成為中國在今天在這個古老的沙漠小鎮閉幕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的基調。上週,美國當選了一位計劃取消或重新談判巴黎協定的總統的訊息震驚了這裡的與會者,他們警告說,如果特朗普不改變主意,中國的堅定立場將使美國在經濟和政治上處於競爭劣勢。

格瑞那達前資深談判代表萊昂·查爾斯說:“我認為特朗普政府需要考慮的風險之一是,中國將成為這項由市場驅動的新技術的全球領導者,而美國人將被拋在後面。”

美國氣候變化特使喬納森·珀欣也表示贊同:“我無法想象美國公司不參與其中的情景。” 美國代表團已開始透過將氣候行動呈現為經濟利好來回答所有關於特朗普巴黎立場的問題。

一些人認為退出將削弱美國的影響力

看看中國最近在氣候和能源方面的進展,就會發現中國在這兩方面確實取得了長足進步——中國官員在此表示,這些政策符合中國自身的國家利益。

總部位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IEA)的資料顯示,中國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上線可再生能源和能效裝置。國際能源署能源負責人戴夫·特克表示,這一事實有助於“推動”這些技術在全球的部署。

國際能源署的《世界能源投資》報告顯示,去年中國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投資的最大目的地,達到超過900億美元,佔其發電總投資的60%以上。

中國似乎也很有可能提前幾年實現其在巴黎作出的承諾,即在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並將非化石燃料來源的能源佔比提高到20%。再加上中國可再生能源的蓬勃發展以及明年即將首次推出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計劃,中國已成為這裡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好訊息。

相比之下,特朗普的總統任期給美國能否實現到2025年將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26%至28%的承諾蒙上了嚴重的陰影——儘管美國代表團向這裡的外國同行承諾,美國的私營部門可以在沒有聯邦政府支援的情況下實現這一目標。

這裡的觀察人士表示,在美國的規則手冊開始成形之際,美國自願退出《巴黎協定》將徹底摧毀美國對這一程序的影響力。美國過去一直倡導的問題——如提高監測、報告和核查過程的透明度——可能會被淡化。

能源部前助理部長戴維·桑德洛表示,如果其他國家認為中國是氣候行動的堅定捍衛者,那麼中國可能會在其他問題上,如南海或智慧財產權問題上,相對於落後的美國佔據上風。

現任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中心負責人的桑德洛指出:“美國和中國在一些問題上達成一致,在另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我們在一些問題上存在緊張關係,並在尋求其他國家的幫助來支援我們。如果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而中國因此獲得了信譽,那麼中國將在更廣泛的問題上獲得其他國家的更多信任。”

華盛頓特區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階研究員兼中國問題專家簡·納卡諾表示,如果美國退出巴黎協定,而中國繼續留在其中,那麼中國確實會為自己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爭取到籌碼。

她在給E&E News的電子郵件中說:“如果美國退出,而中國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兌現了承諾,那麼中國在努力建立一個更加多極化、發展中國家擁有更大話語權的全球能源治理體系方面,將擁有更強的理由。這可能蔓延到其他領域的程度是一個更難回答的問題。”

她說,如果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的行為被其他國家視為美國相對於中國的整體衰落的徵兆,那將削弱美國在亞太政治中的地位。

在華盛頓特區,支援特朗普的共和黨人表示,他們並不擔心看到中國填補美國在氣候外交領域的空白。

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馬可·魯比奧(共和黨)說:“那太好了,因為他們是世界領先的汙染國之一。”

魯比奧說:“我只是不太相信《巴黎協定》會帶來任何有意義的結果。最大的碳排放國和未來排放最多的國家甚至都沒有承諾在未來二十年或更長時間內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

美國應為“聲譽代價”做好準備

中國作為潛在的氣候英雄的角色是新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經常回憶起她和奧巴馬總統如何在2009年丹麥哥本哈根氣候談判中闖入由中國人領導的會議,堅持要求中國重返談判桌。

多年來,中國一直堅持認為,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其減排責任遠低於美國等富裕國家。但這種長期以來的立場在2014年被有效地打破,當時奧巴馬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宣佈了他們的巴黎承諾。其中包括中國首次承諾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併為日漸衰落的聯合國氣候程序注入了新的活力。

奧巴馬和習近平現在已經在氣候變化問題上達成了四項領導人級別的協議。無論中國從其繼續遵守巴黎協定中看到什麼優勢,中國官員本週都表示,他們希望美國履行其所有承諾。

亞太經合組織綠色供應鏈網路總經理穆玲玲表示:“美國的參與對中國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經濟體。我們從美國借鑑了碳交易的概念,我們與美國一起參與了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

綠色和平組織中國的李碩指出,奧巴馬和習近平在美國-中國戰略與經濟對話方塊架下設立了幾個雙邊工作組和程序,這些工作組和程序現在都存在疑問。他說,他預計習近平將繼續堅持要求特朗普兌現奧巴馬所做的承諾,不僅是對世界,也是對中國。

他說:“我預計這將在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被提出。我預計這將從中國方面提出。”

他說,如果特朗普違背承諾,“聲譽代價將非常巨大”。

李碩說,氣候變化一直是複雜的美中關係中的亮點,如果中國認為自己被拋棄了,氣候變化可能會成為世界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特別緊張的領域。

尋求其他合作伙伴關係

與此同時,中國對成為世界氣候“領導者”表示出一些憂慮,尤其是在提供資金方面。

中國首席特使解振華昨天表示,中國願意與其他國家或聯盟建立夥伴關係,包括歐盟。這種感覺似乎是相互的。歐盟氣候行動與能源委員米格爾·阿里亞斯·卡涅特昨天表示,歐盟將在美國大選後尋求與中國建立夥伴關係的方式。

李碩指出,圍繞特朗普可能採取的行動的不確定性,已將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提升到更高的議程。

他說:“如果我們失去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引擎之一,所有其他引擎都需要更加努力地工作。”

但儘管許多人對中國的承諾描繪了一幅美好的景象,哈佛大學的羅伯特·斯塔文斯表示,美國的退出可能仍然預示著《巴黎協定》的瓦解,因為其他國家可能會變得不願承擔承諾。

他說:“想想美國和中國共同拉攏著不情願且不感興趣的印度,想想所有其他國家,也想想在中國國內,政府內部存在著反對承擔目標、承擔成本和損害國際競爭力的聲音。”

記者烏邁爾·伊凡和卡維亞·巴拉拉曼對此文亦有貢獻。

轉載自 ClimateWire,經 E&E News 許可。E&E 在 www.eenews.net 提供重要的能源和環境新聞的每日報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