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 對於像金良這樣精打細算的普通中國百姓來說,每個酷熱的夏季都帶來一個兩難的選擇:是開啟空調,還是關掉空調以減輕電費負擔?
但是,在金良搬進新公寓後,他的兩難選擇今年就消失了。新公寓採用神奇的材料,讓他可以舒適地關掉空調,卻仍然不會流汗。
“這個公寓有隔熱層,”金良解釋說,“我關掉空調後,它還能保持涼爽幾個小時。所以沒有必要像以前那樣一直開著空調了。”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報道來支援我們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看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結果,金良的電費減少了三分之一,這對這位 33 歲的公寓居民和整個國家來說都是好訊息。中國已經向一個無情的、耗能巨大的惡魔——數百萬棟建築發起了挑戰。
目前,中國建築的能源消耗量超過了其最大的三個重工業——鋼鐵、水泥和水泥的總和。
而且,建築的能源消耗只會越來越嚴重。每年,這裡都會增加近 20 億平方米的新建建築——大致相當於加拿大建築總面積。而且,儘管中國家庭現在每平方米的能源消耗量比北美家庭少 80%,但隨著中國人越來越富裕,並用電器升級他們的生活方式,這種差距正在日益縮小。
但這種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如果中國不能提高建築的能源效率,到 2020 年,中國建築的能源消耗將佔世界煤炭總消耗量的五分之一。這遠遠超出了中國的能源供應能力,”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綠色建築專案主管金瑞東說。
這種增長不僅給中國的能源未來蒙上了陰影,也威脅著大自然。中國 70% 以上的能源來自煤炭,這種能源是空氣汙染和全球變暖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國建築能源實踐的好壞將反映在天空的顏色和地球的溫度上。
在新城市建築中要求提高能源效率 為了儘量減少這些問題,中國政策制定者近年來命令房地產開發商遵守新規範。雖然措施各不相同,從安裝隔熱材料到確定房屋的朝向,但目標很明確:讓居民在舒適生活的同時減少能源消耗。
同時,正在付出更多努力以確保該任務實際得到執行。每年,都會有來自北京的代表團被派往這個大陸大小的國家的每個城市角落進行隨機檢查,目的是追查腐敗官員和違規承包商。
因此,據北京在其年度報告中欣喜地報告,2010 年,城市中新建建築的 95% 以上都符合中國能源效率標準,而五年前這一比例還不到 25%。但正如人們常說的,魔鬼都在細節中。
由於來自北京的檢查員主要審查檔案,因此大多數現場檢查由當地政府進行,而當地政府本已人手不足,並且被其他大量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來。根據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2011 年釋出的一份報告,由於太少的工作人員要檢查太多的建築物,因此人們對檢查的質量產生了懷疑。
即使當地政府有時間進行檢查,中國領導人也承認,他們通常缺乏判斷建築材料是否符合能源效率標準的能力。
但據專家稱,最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的能源效率監管機構忽視了一個佔中國人口一半的地區。
農村地區不在監管範圍內 由於缺乏強制性規範,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一個有影響力的政府智庫)研究農村地區和房地產問題的牛鳳瑞表示,在農村地區,建築商幾乎不會費心以節能的方式設計建築。
更糟糕的是,不節能的建築材料因其成本低廉而在那裡盛行。牛鳳瑞指出,一種在中國被正式禁止且已在城市消失的磚塊,很容易在他的家鄉的鄉村找到——那裡距離中國首都只有幾個小時的路程。
但中國村民即將獲得更多綠色關注。根據政府在 2011 年的必做事項清單,將制定一項試點計劃,允許農村地區的建築商以補貼價格購買節能建築材料。
但更多的補貼也意味著更重的財政負擔。在華北地區,當地的住宅建築的能源消耗量是歐洲同類建築的兩到三倍,那裡的地方政府已經難以拿出足夠的資金對其進行改造。而為了在全國範圍內提高建築的能源效率,中國官員估計到本十年末總共需要 2320 億美元。
為此,中國政府希望得到私營部門的額外幫助,特別是那些投資於建築改造並從他們幫助節省的能源量中獲利的公司。
需要消除的障礙 然而,這種在歐洲和美國取得成功的解決方案,在中國卻遇到了三個獨特的障礙。
首先,在中國,提出此類改造專案通常意味著要經歷繁瑣的談判,因為住宅樓通常容納數十個家庭。此外,提高能源效率通常與改善生活條件(例如為僅有樓梯的建築物增加電梯)齊頭並進。這使得能源節約的計算變得複雜。此外,系統中缺少提供資金的環節。
亞洲開發銀行最近的一份宣告稱,節能服務提供商缺乏可用於從中國銀行獲得貸款的資產,而銀行本身則缺乏為節能專案融資的經驗。
但是,人們對改變這種情況的興趣日益濃厚。為了鼓勵當地銀行的投資,亞洲開發銀行設立了一項數百萬美元的擔保計劃,以與他們分擔財務風險。當地交易平臺中國北京環境交易所去年推出了一項新服務,將金融資本與節能服務提供商相結合。
此外,據江森自控(一家已將其建築效率服務擴充套件到中國的全球技術巨頭)副總裁邁克爾·哈里斯稱,中國政府開始為合格的供應商提供補貼、稅收減免和低息貸款,以期促進這個新興產業的發展。
儘管如此,即使進行了投資並採用了最先進的技術,中國也無法擺脫建築能源危機。
為節能者提供的碳排放交易獎勵 尤其是在公共建築中,使用者無需支付電費,看到節能燈泡照亮無人值守的教室或高效空調在空無一人的辦公大樓裡整夜製冷並不罕見。
“在許多情況下,能源管理實際上比用節能產品裝飾建築物更有意義,”同濟大學綠色建築和新能源研究中心主任譚洪衛說,他的話已在他自己的校園裡得到了驗證。
在那裡,譚洪衛和他的團隊建立了一個能源監控系統,該系統收集即時資料,以便指定的工作人員可以快速關閉忘記關掉的燈等。譚洪衛說,透過減少能源浪費,儘管校園從未停止增加新的建築物,但每年仍節省了 100 多萬美元的電費。
在全國範圍內,類似的能源監控系統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學校、醫院和政府設施。為了讓商業建築更好地管理其能源使用,未來的五年內,中國政策制定者計劃引入碳排放交易計劃,這在發展中國家中尚屬首次。
根據該計劃,能源使用超出設定限額的酒店、購物中心和辦公樓將被要求購買更多的配額,而那些變得更有效率的建築則可以出售他們不再需要的配額。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的金瑞東(就此問題為中國政府提供諮詢)表示,包括北京、上海和天津在內的幾個城市已經在技術上做好了準備。他補充說,官員和專家們正在忙於思考如何起草一項既能迫使建築業主節約能源,又能被人們遵守的政策。
儘管該計劃仍在制定中,但金瑞東似乎對其影響持樂觀態度。
“政府補貼可以啟動轉型;但它無法永遠維持下去,”他解釋說。“但該計劃是一種市場導向的機制。它將在提高中國建築的能源效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經環境與能源出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轉載自氣候新聞專線。www.eenews.net,202-628-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