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頁岩氣開採起步緩慢

地質條件和基礎設施的缺乏可能會阻礙這種資源的開發

在經歷了十多年由煤炭推動的驚人增長之後,中國發現自己坐擁豐富的頁岩氣資源。中國的頁岩氣儲量是世界上最大的,甚至超過了美國。但正如上個月的頁岩氣租賃競標所表明的那樣,開發這一巨大資源並非易事。

華盛頓特區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能源與國家安全專案研究員簡·中野(Jane Nakano)表示:“資源非常巨大。” “但是,頁岩沉積物比我們的更復雜,而且地面上的挑戰可能比地質上的挑戰還要大。”

為了抵消部分導致其成為世界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的煤炭使用,中國希望到2020年將天然氣在其能源結構中的佔比從約4%提高到10%。其中大部分天然氣將依靠進口。但中國政府在2012年3月估計,該國的頁岩氣儲量為25萬億立方米,美國能源資訊署早先的估計甚至更大。中國領導人決心到2020年將頁岩氣年產量從目前的接近零提高到至少600億立方米。相比之下,美國在2010年生產了超過1500億立方米。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購買訂閱有助於確保未來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繼續傳播。


在那裡,豐富的廉價天然氣已經取代煤炭成為發電廠的燃料,導致該國在2012年化石燃料排放量下降了近4%。如果中國能夠複製這一成功,那麼減排在全球範圍內都將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中國的頁岩氣拍賣(迄今為止僅第二次)加劇了人們的懷疑。中國國土資源部在19個地區授予了租賃權,主要集中在該國中部的四川盆地。分析師驚訝地看到,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國有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敗給了國有煤炭和公用事業公司,以及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沒有任何專業知識的地方政府實體。

中野表示,國有石油公司可能採取了穩妥的做法,並沒有真正參與競標。她說,天然氣的價格管制可能降低了他們承擔風險的意願,而且他們在從頁岩中釋放天然氣所需的水力壓裂方面經驗不足。

在搬到猶他州鹽湖城猶他大學之前曾在中國的石油工程師姜舒(Shu Jiang)則更為樂觀,他指出,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正在對已經為常規石油和天然氣開發租賃的地區的頁岩氣井進行投資。他說,四川盆地的早期結果令人鼓舞,“中國豐富的頁岩氣資源將被開採出來”。

但是,加利福尼亞州美國能源部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首席能源技術專家胡利奧·弗裡德曼(Julio Friedmann)表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很快發生。“在美國,花費了60年和20萬口井”才為頁岩氣革命奠定了基礎。中國鑽的井不到100口,而且其地質情況也不同。例如,許多中國頁岩地層的粘土含量很高,這使得它們更易彎曲,不易斷裂。許多地層也更深。“我們根本不清楚地質情況是否會產出天然氣,”弗裡德曼說。

美國還擁有大量具有冒險傳統的獨立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中國沒有這種“野貓式”文化,也沒有相同的開發和共享地質資料的機制。即使是鑽井裝置的簡單短缺也可能減緩進展。

資料來源:自然/能源資訊署

許多人預計,頁岩氣最初將作為化工和化肥行業的原料在中國使用,從而減少煤制氣的使用。弗裡德曼估計,理論上,這可以將該國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億至1.5億噸,約佔該國累計碳排放量的1%至1.5%。

但是,如果井洩漏甲烷(一種強效溫室氣體),一些氣候效益將會喪失,而頁岩氣熱潮也會引發人們通常對空氣和水質量的擔憂。在富含天然氣的塔里木盆地,水資源稀缺(請參閱“有希望的地區”),而四川盆地人口稠密。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清潔空氣特別工作組等組織正在鼓勵公司和官員採取儘量減少環境影響的鑽探措施。該工作組的氣候政策協調員喬納森·班克斯(Jonathan Banks)表示,目標是幫助中國避免在美國犯過的錯誤。

班克斯說:“中國將能夠超越美國經歷的某些階段。” “我們正在努力確保它在環境影響方面也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該文章於2013年2月20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