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次在去年的清潔能源投資中位居世界第一,這一趨勢可能會挑戰美國發展更多本土製造業的努力。
市場研究公司彭博新能源財經 (BloombergNEF) 的最新分析顯示,全球近一半的低碳支出發生在中國。2022 年,中國在包括太陽能和風能、電動汽車和電池在內的投資上花費了 5460 億美元。
這幾乎是美國投資額的四倍,美國的投資總額為 1410 億美元。歐盟以 1800 億美元的清潔能源投資額位居中國之後,排名第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報告顯示,中國還在低碳製造業中佔據主導地位,佔去年該行業 790 億美元投資額的 90% 以上。
這些調查結果出爐之際,正值美國和歐洲致力於擴大國內製造能力。近幾個月來,美國已開始推出《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的優惠政策,該法案包含 3690 億美元的激勵措施,旨在建立美國清潔能源產業。
但與中國的網路競爭絕非易事。
彭博新能源財經貿易和供應鏈研究主管 Antoine Vagneur-Jones 表示:“中國已設法培育出這些真正一體化、高效的價值鏈,用於製造太陽能電池板、製造電池等產品。”
他補充說,現在這兩者都在中國的出口收入中佔很大比例。但 Vagneur-Jones 表示,中國也在大力投資國內供應鏈,包括用於大規模擴張海上風電部署的風力渦輪機元件。
《通貨膨脹削減法案》旨在透過向國內製造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補貼來對抗中國的統治地位。例如,一項主要條款將為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提供數千美元的稅收抵免——但前提是大部分電池元件在北美製造或組裝。
這些激勵措施引起了強烈的國際批評,尤其是來自歐盟的批評。但美國總統喬·拜登已明確他的目標,他在上週的演講中表示,“供應鏈將從這裡開始”(Climatewire,1 月 27 日)。
彭博新能源財經的資料並未將近幾個月宣佈的數十家計劃中的美國工廠計算在內。但 Vagneur-Jones 表示,儘管《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的激勵措施將開始削弱中國在製造業中的份額,但這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即使在一種可以說樂觀的情況下,我認為中國在未來十年或更長時間內仍將保持主導地位。但這可能意味著我們看到這些平行的供應鏈發展,”他說。
以電池製造為例。預計到 2030 年將增長六倍,但彭博新能源財經的研究表明,中國在市場中的份額預計將從今天的 79% 降至 70%。
這部分是因為中國計劃擴大其電池製造能力,即使供應鏈在其他地方建立起來。在美國提高畫質潔能源製造業的產量也存在障礙,包括更高的成本以及從零開始發展一個新行業的挑戰。
Vagneur-Jones 表示,如果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限制美國公司獲取中國在清潔能源開發方面的專業知識的能力,這項任務可能會更加困難。
“其結果不僅是像美國這樣的地方的生產成本會更高(事實確實如此),而且還可能很難真正快速擴大規模,因為你無法利用中國的專業知識,”他說。
供應鏈如此嚴重地集中在一個地理區域存在風險。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更容易擾亂貿易,氣候變化的影響也是如此。例如,去年 8 月,一場嚴重的熱浪導致中國一個供應全球大量太陽能電池板和元件的省份出現電力短缺,導致這些商品的價格上漲。
Vagneur-Jones 表示,未來幾年將是決定性的。美國、歐洲、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都在加大國內製造業的努力。問題是這些計劃是否會結出碩果。
“我們可能會看到我們所看到的這種趨勢的轉折點,這種趨勢一直是中國的統治地位,不僅體現在已建成的現有產能方面,也體現在持續的投資方面,”他說。
轉載自 E&E 新聞 經 POLITICO, LLC 許可。版權所有 2023 年。E&E 新聞為能源和環境專業人士提供重要新聞。
